四、爱的感动孟神父总是闲不下来,看到堂区厕所倒塌严重,教友们难以入厕。
并在《孙子兵法文白对照本》的扉页上给我题字:“闲中觅伴书为上,读古论今孙武行。”老叔读书不止,笔耕不止。我第一次给《世界日报》投稿,就是老叔常鼓励我多读多写。
曾经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多么希望我们自己的堂口每年也能熬上羊肉粥,邀请远近来的教内外朋友们吃啊,这可是福传的好机会,可是堂口却嫌麻烦,担心没人奉献,所需费用从哪里来?
因为今天哪有人建议、勉励青年在生活工作上生根修建?今天的世界向青年推荐的无非是那些不稳定、善变、反复无常、朝生暮死的思想观念和事物。
他们向天注视着他上升的时候,忽然有两位穿白衣的人站在他们面前,对他们说:‘加里肋亚人哪!你们为什么站在这里望着天空呢?
这样的祈祷谁都会做,哪需要什么华丽的言词呢?完全是心灵发出的真实感受,是我的心和天主之心的相互交融。
哪有人会把这种东西塞进口中?有天我和一个印度朋友谈到这件事,他告诉我:他们小学教科书就说到,灯泡放进口后,便会卡住,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我才不信!
“哪都不去,正要找你!”神父回答。“找我有什么事?”“你自己心里明白!”男人很愧疚并不好意思地说:“这段时间确实太忙了,没顾上进堂望弥撒,等以后一定进堂。”
人是从哪里来的?有人说是由猿演变来的。然而,若是再追问一步:在猿之前生命是如何起源,又是如何演化的?这个问题就连“进化论之父”达尔文也回答不出来。
“我哪有罪?办什么告解呀!”儿子理直气壮地回答。故事二;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学生探讨信仰问题时,他略带鄙夷地说:“你们天主教的教义实质上是‘罪感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