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在临时难民营目睹了家庭的处境,那里充满了苦难与贫困!人们一无所有,只有对他们而言最为珍贵的家庭与子女!在苦难和屈辱的难民营生活中,存在爱。我看到那些疲惫欲睡的儿童趴在妈妈或爸爸肩上寻求安慰。
朋谔斐尔(Bonhoeffer)有句话对我助益良多,他说:天主并非救人免於苦难,而是在苦难中予以拯救;祂并不叫人免於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予以保护;祂并非救人免於十字架,而是在十字架上予以拯救。
教宗说:在基督的苦难中,我们看到天主回应我们因痛苦与死亡经验而引发的焦虑、甚至愤慨的呐喊。
主持弥撒、朝拜圣体和诵念玫瑰经就是他苦难日子里的自由时光。问:您能谈谈他的爱德善行吗?答:真福翁蔡蒂希全心全意地爱天主,慈悲仁爱地对待那些像他一样遭受牢狱之苦与屈辱的人。
他在苦难当前选择了沉默与聆听,请问这项选择有何深意呢?答:教宗方济各不愿解释痛苦的缘由,我似乎从他的举止中清楚明白这一点。换句话说,他不愿替天主辩解为何世界上会有痛苦存在,如同古老的神义论那样。
我那一声苦难中的呼喊,现在逐渐接受了信仰的培育才知道是祈祷的一种方式——苦祷!看来那一声呼喊敲开了天堂救恩的门!
教宗说:母亲从来不背叛,而在十字架前的那刻,我们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到底是哪个苦难更惨烈:是一个无辜的人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大,还是一个母亲陪伴儿子咽下最後一口气更为痛苦之极。
为能进入这个奥迹,我们需要默想主耶稣的苦难,拜苦路。进堂参与弥撒、祈祷、做个好基督徒是好的,但关键在於是否进入了耶稣基督的奥迹。
真正的厄玛奴耳不是口头上一句相互祝福的话,而是被苦难磨砺后,那鲜活的生命居住在耶稣内的真实感受。没有经历苦难和逆境的人,怎会深刻体会出主与我们同在的甘怡呢?
乌克兰公学位於罗马贾尼科洛(Gianicolo)山上,在庇护十一世教宗的授意下成立,旨在让那些来自苦难和迫害地区的信友能感受到他们是被爱的子女,在同一个家里生活和成长,接受使徒使命的培育,成为执事或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