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伯卡斯总主教向本新闻网讲述了他这次与教宗的会晤,说:「教宗向我表达了他对乌克兰的愿景和优先事项。他曾多次强调他对乌克兰的由衷关爱。
他去年五月廿五日当选为总主教后说:「是天主旨意塑造我的命运,我祇想当神父服务我的上主。」
英国牛津大学,有一位教授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每天举行家庭祈祷,只有小儿子不信主,常常借故不参加。有一天,在全家祈祷中,母亲祈祷说:求天主可怜我的小儿子。
快乐虽是上主的恩赐,但更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且看“浪子回头”故事中三个主人翁是怎样达到快乐的。首先是小儿子,他是一个想要快乐的人。
如果说孝顺这种外在的行为是重要的,那么,我想一颗真诚淳朴的孝心才是更重要的。刘姨说记得有一次,她二哥去探望父亲,当时三姐也在,只见二哥手里拎着一个小口袋,原来是给父亲买的水果,但仔细一看,只有两个桃。
父亲离世时,我还未成年,正读初中。他走得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并且很急,没留下一句话一个字。送埋前,我想走近棺材,看父亲最后一眼,但是被年迈的大姑父挡住了,他流着眼泪说:娃啊,不能看。
那么你不但能逢坎坷不颓丧,遇泥泞不灰心;而且还会发现摆在你面前的困苦与艰难,原来竟是天主的精微安排与大爱。我的家庭便是一例:自从父亲经营面粉厂以来,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
(梵蒂冈电台讯)我们不要失去感到被爱的能力;失去爱的能力尚可恢复,倘若失去感到被爱的能力,也就失去一切。教宗方济各11月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勉励道。
这故事的主角好像是小儿子,毕竟他确实「得罪了天,也得罪了父亲。」但故事的高潮不是小儿子的回头,而是后面父亲与大儿子的对话。
怀念是甜蜜的,同时也是酸楚的。之所以甜蜜,是因为主教您的音容笑貌深深留在我记忆的深处,给人温暖,催人奋进;之所以酸楚,是因为您已回归天乡,令人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