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此时的我归心似箭,万没料到的是,回家的当天母亲就摔着了,且摔成了重伤,这为体弱多病的她更是雪上加霜。看着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的母亲,我明朗的心空乌云密布,不见一丝光亮。陪着母亲住了七天院之后便回家了。
今天是2020年的母亲节,看到别人各种花式的向母亲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我也好想给我的妈妈道一句“妈妈,母亲节快乐!”
有一位有名的传教士,他常把他母亲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他的母亲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教友。他每次同母亲作长时间的交谈,劝他母亲不要无事烦恼,但是一点用也没有。
如果母亲们为了他们犯错的孩子,太太们为他们的丈夫参与和奉献弥撒,他们的家庭是多么有福呀!7我们最容易、最有效的救助炼灵的方法,就是为他们参与弥撒。
「为此,我们能说,天主的慈悲本身蕴含父爱及母爱的幅度,因为祂以父亲的力量和母亲的温柔眷顾我们,始终渴望赐予我们在圣神内的新生命」。
因认识一个人而改变了命运今年62岁的张桂枝是河南郑州人,6岁时她跟着母亲离开农村到了在西安工作的父亲身边。1965年因着在宝鸡的姨妈介绍,她放弃了上了一年半的高中学业,当上了陕西省二建的刷漆工。
我很纳闷再三追问,她才说出了几件不如意的事:其一,母亲来后,妻子拿了一条新毛巾给母亲说:“妈,你以后擦手洗脸就用这条毛巾吧。”母亲心想:“这是嫌我脏啊!”
自从他在母亲的鼓励下弃家修道当了神父,母亲就再也不喊他的名字了,总是用带着几分恭敬的口吻叫他“神父”,这是传统教友家庭的一种说不清来历的传统。他安慰母亲说肚子大是伙食太好了,没有谁给他气受。
一位母亲和一个儿子的故事一位母亲将自己的儿子奉献给了天主,多年来,为了让儿子在圣召的路上走好,母亲每天都在为儿子恳切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