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总是要面对他人,总是要在待人接物、相互交往中连续兑现,把自己从基督圣训及他生活过的慈善怜悯救助等博爱精神,全部表现在朝夕相处者的近人身上。
王丽英老人是位画家,她曾多年在西安教区博爱园义务执教,王老师激动地说:教会真是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了天主爱的临在,感受到家的温馨温暖。今天我很高兴、也很开心,感谢天主!谢谢大家!
新兴教友团体及平信徒运动,如夫妇恳谈、基督之侣、厄玛奴耳、普世博爱、圣艾智德等,为家庭和地方教会带来了活力和更新复兴。 一个成熟的地方教会既需要专务祈祷的默观团体的支持,也需要外派使徒传教团体的配合。
作为赈灾协调机构,进德公益代表各地教会扶贫赈灾,发扬教会博爱精神,我们堂区会大力支持。我会在圣周提醒教友们在赈灾捐献日慷慨捐献。
所以我们都该格外珍惜并善用这一宝贵时段,竭力落实福音圣训、博爱精神,借以悦乐耶稣圣心和圣母无玷圣心。
所有这一切,显示出了教会的团结共融精神,更体现了基督的博爱。方主教说。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徐弘文处长向京津冀三地天主教神长教友为精准扶贫事业所做的奉献,给予高度肯定和良好祝愿。
毋庸置疑,如果因着自己和自己小圈子的富足强盛,物质充裕,力量雄厚而导致他人的贫弱匮乏、啼饥号寒,那就显然不符合耶稣基督的博爱精神,因为他的救赎无远弗届,广被万世万代万国万民,这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主义价值观截然相反格格不入
让我体会到在主内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之情和团结一致的博爱精神,从而看到这群人灵魂深处蕴藏着的一种无法抗拒的凝聚力。是耶稣的爱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更是耶稣的爱让我充满信心。
因此也可以说,幸福就在真爱、纯爱博爱、圣爱里。奇怪的是,现在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反而觉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则不外乎欲望太多,永不满足,总爱和别人比较,更谈不上会具有感恩情怀。
甲:自始至终遵规守诫,发扬博爱精神,致力传播救赎福音,不管是穷是富是强是弱是难是易,都是好日子。乙:心中没有虚荣、贪婪、仇恨、傲慢、私心、杂念,天天都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