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我们听到了天主派遣约纳先知去向当时生活在罪恶中的尼尼微人传话,呼吁他们悔改更新,远离罪恶(纳3:1-5,10)。其实,在不同的民族中,都有天主对人说话的记载(希1:1-2)。
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如果生病了,是选择隐藏呢?还是公开呢?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保护隐私权”。生病,也被认为是一个人的“隐私权”。
我们的信仰,不只是学习“信仰的历史”,更是生活在“信仰的历史中”。我们每天的生活,每个境遇,都是主耶稣在陪伴着我们,在邀请我们跟随祂一起承行天父的旨意。
和所有属于天主的人一样,达味生活在天主的眼前。人的每一个选择,最后都必须向天主交账。义人却以生活在生命终点的眼光,看待今生每天的生活。敬畏天主的人,自然会爱护人。
教宗因此提醒所有基督徒,信仰必须转化为具体的爱德行动,而非仅停留在言语上(若壹3:18),应通过实际行动来关怀、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人们;同时旨在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愿我们都能在圣神的引导下,更深地认识天主之爱,并勇敢地将这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能完成天主在我们生命中的旨意,并最终归于那爱的圆满境界——与天主永远共融的天乡。愿天主降福大家!阿们。
每个人都是从永生的天主来的,带着爱的使命生活在人世间。然而,由于我们人类的祖先和自己的罪过,我们心灵的眼睛模糊了,我们人生的目的被罪恶遮掩了。
这份恩宠赋予我们力量,去活出祂的爱,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天主教教理》明确指出:“爱德是那使爱近人的行为导向天主的德行,它保证并净化我们爱人的能力。”
那个教授说:我也实在想不出,上帝如果想让人们认识他自己的话,会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他自己变成人,生活在人之中,让人亲眼认识上帝的本质是绝对的爱--耶稣基督的一生就是如此!
再者,我们一方面看到绝对贫穷的缩减,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有一些人际关系的匮乏正严重地兴起,即生活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个历史文化背景里,人与人之间,群组与群组之间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