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知道,天主的计划是不会随人的喜好而更改的,那么唯一可行的,就是我们作出改变,去配合天主的计划。此文主要思想的主题就是如何去配合天主的计划。
亚当与厄娃的故事也使我们明白,随着人性的堕落,人对婚姻的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度,以色列子民的历史之中亦出现了休妻之事。虽然梅瑟法律允许人休妻,但天主从未放弃召唤,藉先知之口训导以色列子民。
黄老师讲课,既不列提纲,也没有教案,如她自己所说完全靠圣神带领,但她围绕认识主的爱,如何去还爱的主题,谈身边人,举身边例,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材料俯拾皆来,论证贴切有力,许多属神的道理、独到的观点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
《厄弗所书》中说:“看,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5:31),圣经《雅歌》中也写到“我的爱人在男子中间,如同森林里的苹果树,我寻觅他的浓阴,坐于其下,品尝他的果实,满口香甜”(2:3),
其实在生命途程的关键时刻,神的使者往往通过梦的途径,会向受梦人发出预警信号,但多数人对此毫不介意。
教宗从这段经文开始反省在罪恶中死亡的概念,并指出耶稣在当天福音中也对法利塞人说:「你们要死在你们的罪恶中。」 教宗解释说:「我们不可能独自走出罪恶。不可能!这些法学士并未清楚意识到这一点。
圣斯德望像耶稣那样,警告这些反抗圣神的人,但是这些人局促不安,心中无平和,怀着仇恨。这就是他们听到圣斯德望的话后,勃然大怒的原因。教宗说,这是魔鬼在他们心中植入的仇恨,是魔鬼对耶稣的仇恨。
这些人的状况我早已听闻,自己似乎也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可当我亲眼目睹跟我一样有灵魂有肉体的人们被生活折磨得不忍直视的时候,我的血液仿佛在逆行,心里发堵,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挣扎。
一般而言,处在这种状况的大部分人对是否能领受圣事并未有所要求,但许多人却感到自己处在教会的边缘,觉得禁止他们领圣事似乎是一种惩罚,于是对教会的圣事有一种需求心态。
有一位领洗时间不长、刚刚嫁到教友家庭,还相当有口才的新媳妇,当家里人催她上堂里祈祷时,她竟然说出了让人匪夷所思而且非常刺耳的一句话:难道天主也很自私,让人每天都要感谢他、赞美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