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欢唱“盖主真复活,亚肋路亚”之日,我收到了一封使我感到无比安慰的回信:“您好,梅伯伯。来信收到。我已请主教为梅伯母莫尼加做了追思弥撒,又请邢文之副主教及佘山神父为她做了弥撒。这一切应感谢天主。
一位围观的老大娘说:“这个讨吃的(即乞丐)怪可怜的,这么冷的天,真要把他赶到外面,非冻死不可!”一位大嫂对两个护士说:“就让这个讨饭的在这里睡一晚上吧!”
每逢主日即去附近天主堂参与弥撒,整个礼仪程序与大陆有不同之处,即以领圣体的礼仪来说,神父手捧圣体圣爵到弥撒间前沿,左右两旁有修女(有时是两热心女教友)手捧盛圣体的圣爵或杯盘分站左右。
教宗接着指出,我们可以制定许多牧灵计划,想出为使我们接近人群的新方法,但如果我们不跟随在肉身内降世的天主,为了那与我们同行而降生成人的天主子,我们就不在善神的道路上行走。
教宗方济各与荣休教宗互相拥抱後发表讲话,并引用荣休教宗的名言,称神学是「所爱之人的研究」。教宗方济各解释道:「我们一天中具决定性的事物就是上主的真实临在。我们渴慕上主,在心中接近祂,爱着祂。
这光来自高天,却在心中闪耀」:它是耶稣的真光。「耶稣是我们的光:这光不叫人眼花撩乱,却予以陪伴,赐下唯一的喜乐」。教宗鼓励信友们回应依撒意亚先知的邀请,「起来炫耀吧!」
并因此甘心负起自己跟随基督的十字架,穿上怜悯的心肠、仁慈、谦卑、良善和含忍……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哥3:12)用真诚谦卑的心和尽力尽意的奉献在教会乃至社会留下天国的芳香与善美
总主教认为,这条修改后的教义尽管与先前的训导一脉相承,却也表明《信仰宝库》应予以守护,但也应使之发展。
(格前1:22-24)人们的得救是因信基督而成义,因圣洗和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结合,从罪孽和法律中被救,成为一个新的受造物。因此基督徒也要相称地活一个新生活,在圣神的指导下,活出天主子女的自由。
那时候,我刚刚毕业,棱角分明的性格造就了愤世嫉俗的我,年轻的浮躁与喧嚣的尘世很不协调。对社会的不公平,对社会的不满,时常冲击着我的心灵,加上母亲的去世,让我一度陷入了悲观厌世的困境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