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白岩松:主义和宗教谁先消失?
2015-04-24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揭秘利玛窦中国内陆首站
2010-10-05

肇庆市博物馆馆长陈羽告诉记者,万历年间的肇庆,没有了早年频仍的战乱,处在一个社会经济相对安定、富足的时期,堪称南疆的政治、经济中心。买三棱镜筹得工程款李护暖给记者讲了有关肇庆崇禧塔修建的一段故事。

“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学术研讨会学者之声
2014-11-10

现在人们共同意识到,只讲南京大屠杀是不应该的,本次研讨会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知道正定惨案的历史真相。通过正定教堂惨案让我们看到这些救护者,尤其是外国传教士们付出的代价太多太大了。

罗马:教宗在意大利电视台有关耶稣的七个问题的答复内容
2011-04-25

这位妇女请教宗为她的国家提出建议。现在我们将教宗对其中几个问题的答复介绍给各位听众。首先日本女孩对教宗说:我叫埃莱娜,日本人,今年七岁了。

揭秘邪教“全能神”
2012-12-13

哪个国家反对,哪个国家就灭亡;哪个民族反对,民族灭亡。这一霸道的恐吓话语,有一些人可能还是不信。

西安教区两位主教的真情道白
2005-07-29

我以前就考虑过选一位年轻的接班人,但拿不定主意,因为我们得选一位既要教会能接受,也要政府能接受的人;既要有学识,又要有修养的人,更重要的是必须是一位真正爱天主、爱人、爱教会,爱人民、爱国家,能得到教友们拥护的人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
2005-10-08

马相伯由于所受的教育和宗教的影响,他的思想始终未能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他毕生为国家富强而操劳,使他不愧为我国杰出的有骨气的爱国教育家。

国父孙中山:一位虔诚基督徒的美好见证
2016-11-11

孙中山重视宗教在道德建设方面的贡献,认为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并引进有益于民族和国家的宗教伦理价值观。他最早在中国主张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

家风
2018-09-26

一生的果效都由心发出,而社会、教会,以及国家的心,就是家庭。社会的安宁,教会的成就,国家的兴盛,均有赖于家庭所产生的影响。社会未来的盛衰,全凭我们周围正在成长中之青年的态度和道德而定。

夏威夷——科哈拉,流亡与团圆的故事
2009-07-05

1969年,在这项法律废除之前,国家立法机关就“政府围绕麻风病采取的限制法律对病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不必要的痛苦”进行道歉。  如今,幸存的麻风病人只剩下24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