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明,听告解司铎在「慷慨分施天主宽恕」的过程中,是在「为人类和世界的痊愈」而合作。接纳、聆听和陪伴是告解圣事的三个基本幅度。教宗逐一省思,指出接纳的态度有助于办告解者亲近圣事、向天主圣宠敞开心扉。
大家不必多说什么,因为一个隐修的修女,凭着她毕生的祈祷和对姐妹们的爱,就比她活在世上能做的更多……伊芙琳修女说,“尽管许多人既不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但修院中隐居的修女就像人类的心脏,
天主来到我们所在之地、在个人和集体的环境中、在充满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地方,与我们每一个人相遇,因为这一切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都是人类情况重要组成的部分。
关键词在于:和解的人类。这是一种建立关系的风格、方式,由此衍生出良好且有尊严的和睦共处的人性品格,其中之一是谦恭。它是增进兄弟情谊和人际友爱的生活风格。”
生活在亚马逊地区,我们对教宗所提出的照顾人类大家庭的挑战,更是热心地聆听,并且努力应对。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组织了相应的团体,我们深知在世界上,一切都是互相关联的。
并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而多次振臂高呼发声;教宗保禄六世1965年10月4日在联大演讲中●1967年他发表《民族发展》通谕,指出国与国之间休戚相关,各民族得到合理发展,缩减贫富悬殊,才是和平之路;●1968年他颁布《人类生命
伯大尼安老院的画作,正正揭示了这个奥秘的意义:“只靠自己本性的力量,人类将不能到达‘父的家里’(若14:2),不能获得生命和天主的幸福。
人们发现人类充满着等待希望讯息的兄弟姐妹。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等待着福音。今天的人们就如所有时代的人们一样:他们需要福音。
当时,世界处在两个集团对峙的冷战时期,人类为核子武器的毁灭力而担忧恐惧。大家在寻找一位和平的先知,他们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身上找到了。
当时他说面对这样一个史无前例、恐怖可怕、堆积着反对天主、反对人类的罪孽的地方,除了询问天主为什么缄默不言之外,实在找不出话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