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上2:35)集祷经天主,永恒的牧者,你不断保护和领导你的羊群。求你派遣圣神,光照教会,为我们选拔合你心意的首牧,使膺选者能以圣德为你的子民服务。
这是耶稣复活当天黄昏,两位前往厄玛乌途中的门徒,向跟他们同行的过路者发出的邀请。二人当时意气消沉,根本没想到这陌生人就是那已复活的师傅。
如今,在第三千年黎明时,轮到你们了。轮到你们到天下去宣扬天主十诫及真福八端的讯息。当天主讲话时,必定给每一个人——不论他是属于廿一世纪或是第一世纪的——讲的是最重要的事情。
祂或许会让我们经历“黑夜”,却必在黎明时显现;祂或许会允许我们“跌倒”,却必用恩典扶持我们站立。重要的不是环境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而是我们是否愿意像约伯一样,即使不明白,仍坚信“祂的计划必会成就”。
在玛窦福音第13章中,紧接着撒种的比喻之后,主耶稣又给我们讲了三个关于天国的比喻:麦子和莠子的比喻、芥子的比喻、酵母的比喻。
耶稣强调:「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舍隐而不露」(玛六3-4)。在说这话之前不久,耶稣才说过,不要吹嘘自己所做的善行,才不致失去天上的赏报(参看玛六1-2)。
(玛十三44)当我们一谈到基督徒的传教使命,许多问题便一一浮现。成为福音的传教士,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谁赐给我们力量和勇气去传福音?在福音里,什么是传教使命的基础和启发?
焦尔焦·玛仁葛神父是忧苦之慰传教修会的会士,已在蒙古生活了14年。蒙古国自1992年接受了天主教会的存在。
首先,没有同在就不能走出去(宣讲):在派遣门徒宣讲之前,基督——福音中说——“把他们叫来”(玛10:1)。宣讲源于同主的相遇;每个基督徒的活动,特别是使命,都是从那里开始的。不是从学院里学来的。
身印耶稣五伤的玛德·罗宾曾说:“每个人生都是一座加尔瓦略山(耶稣被钉死的山上),每一心灵都是一个革责玛尼山园(耶稣受难前祈祷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每人都该默默喝自己生活的苦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