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著说:“在任何时代,那在天主子民中拥有权力的人都可能受到诱惑,去做他们自己的工作,而不去做天主的工作。”教宗提醒道,葡萄园是属于上主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教宗首先邀请师生们回顾自己的历史,他表示,从已逝去的岁月开始浏览我们的“家庭相册”,这个机会让我们记住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的信仰经验和为福音作的见证,是福音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我说:"魔鬼并非人死后变的‘鬼’,而原是犯了大罪被天主罚下地狱的天神,他嫉妒善人死后灵魂的升天,便处心积虑地耍弄‘鬼通’,用糖衣炮弹腐蚀我们的灵魂,妄图诱惑我们不择手段地追逐暂世颓废的淫乐。
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在孩童时代领受的圣洗圣事突显了这是天主的恩典:任何人都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而获得永恒的生命。
基督把自己下降到我们的高度,体尝了我们人类的极苦,祂抵达世界的尽头,拥抱和拯救每个人。祂不谴责我们,也不征服我们;他从不侵犯我们的自由,而是以谦卑的爱行事,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教宗方济各11月22日下午在泰国曼谷圣母升天主教座堂为青年主持弥撒,他在讲道中吁请泰国青年将自己的生命深深地扎根于耶稣内,与祂建立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的心灵防御出现漏洞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能够抵抗得住毒品等物的诱惑呢?那个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成为另一个边策呢?
我们能不能认出别人的需要,忘记自己,面对他们的需要?我们能否随时依照需要,成为谦卑的追随者或高位的领导者?我们在权力体系中和上司或属下共处时,能否觉得自在?
那本来应叫我生活的诫命,反叫我死了,因为罪恶借着诫命乘机诱惑了我,也借着诫命杀害了我”。(罗7:4-11)既然法律带给我们的是丧亡,我们为什么还要去面对它而不躲避呢?
因此,我们蒙召把基督作为生活的中心:走出自己,在基督内寻找给我们止渴的水,同时克胜那导致我们患病和暴虐的诱惑,即自我参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