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眼前用心聆听、眼里满是渴望的老人,尽管汗水已浸透了衣衫,神父的声音依然是那么慷慨激昂。台下的会员,有的帮助身体不好的老人按摩,有的给老人洗脚、修脚,理发。
这样的祈祷虽然无可非议。不过,一味地这样求让我们联想到,这和庙里拜偶像、求财祈福免祸的做法不是一样的吗?那些不信教的人,不也同样在追求这些世俗的东西吗?
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边振方神父:89岁,包头教区现任教区长。文革中8年的铁窗生涯考验了他对天主的忠诚。无罪释放后,他拄着拐棍一个一个地找寻失散的羊群。
他用这种方式来鼓励他的子民,因为他们处于困难和痛苦中,他邀请他们举目向上,朝向一个希望和将来的远景:天主来拯救我们了,他将来临!到那一天,“瞎子的眼睛要开启,聋子的耳朵要打开”(依35:5)。
“艾滋病”是不被理解和不被接纳的传染疾病,也让所有愿意帮助、接触它的人变得不被理解,甚至遭人歧视,如果没有主的恩宠和安慰,我无法接受“艾滋病”,更没有勇气去关心那些艾滋病患者。
外在的装饰固然需要,但是我们有否想过要整理我们的内在、我们的内心呢?“圣诞节”的钟声即将敲响,主耶稣基督就要降临了,我们心中沉积的俗事是不是也要做个“清扫”呢?
美国自建国以来的总统绝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在美国,在多数情况下,总统的竞选者必须强调自己的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否则几乎没有获选的可能。
每天反反复复,有规律的祈祷,却没有培养自己更深入地祈祷。日复一日,而内心却没有停歇过苦恼,那么甜美的天人相遇的时候,对自己竟然是那么枯燥乏味。
在物质生活已经满足的同时,我们的内心更加充满对信德的追求,更多的是以感恩之心,谦卑之心去祈祷天主在我们内心植入信根,培育信德,拥抱信仰。要想活出爱的模样,是需深入体会,观看,理解信仰的真正内涵。
让我们也接受这个邀请——复活的邀请,我们也要前往加里肋亚,复活的主已先我们而去的地方。然而,“去加里肋亚”意味着什么?去加里肋亚首先意味着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