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在叙利亚的弟兄姊妹,如同在埃及和全阿拉伯地区一样,生活在艰困的情况中。您们是否和这些地区的教会团体有联系?能够为生活在这些敏感地区的教友们、甚至非教友们做些什么呢?
提到西方传教士曾经试图强迫喀拉拉的基督徒遵循欧洲传统,教宗表示,主内有些弟兄对印度古老教会的历史“漠不关心”,所以对该教会成员作出了恶劣的行径。
(若20:15)这位妇人是伯达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她是一位爱主的姊妹,耶稣受难时,她勇敢地站在十字架旁;在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还黑的时候,第一个来到耶稣的坟墓,看望耶稣,她看到的却是空的坟墓
医院病房、福利院的爱心探望,常常活跃着一个嘘寒问暖的忙碌身影;街头巷尾、车站码头、居民家中,常常响着一串播撒福音的美丽足音,她就是刘世珍姊妹。
斐洛尼枢机说:「这为我是个十分美妙的时刻,在精神层面也极其美好,因为就近体验许多弟兄姊妹的苦难,有助于分担他们的痛苦,而非从远处观察这些问题,视之为无关痛痒的事。」
他说:「第一个态度是要把每个男女,甚至把不同宗教传统的男女看作弟兄姊妹,而非竞争对手或仇人。每个宗教传统都该由内而发地考虑到其它宗教的存在。」第二个态度是要「为公共利益尽心尽力」。
教宗说:「现代奴隶现象是伤害人类的罪行,受害者处于各种处境当中,但他们往往是我们最贫困、最脆弱的弟兄姊妹。」
祈求天主开启我们的耳、目和心灵,让我们能够听到、看到和体验到身边弟兄姊妹的需要。这也更为我的修道生活增添助力,助我学习感恩,践行从天主那里白白领受的,也要白白地分施出去。
圣座东方教会部长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当人不再忠於那与之歃血为盟的天主,就会不忠於自己的人性,也不忠於他弟兄姊妹的人性」。
工作室常务副主任胡神父、杨修女对教区神长们的支持、教友们的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神父告诉“信德”说:叙事心理工作室的宗旨是:面向教会服务主内姊妹弟兄;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群体;让更多的人回归健康的心理,快乐积极的投身各自岗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