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斯的本堂神父对不同悔罪的人会使用不同的方式。谁怀着谦卑的心来到告解亭前,并深切渴望天主的宽恕,会从他那儿得到鼓励投奔到「天主慈爱的洪流」,猛烈的洪流能扫除一切。
第一个迹象是我们看待他人的方式。在感恩祭中,基督重行祂在十字架上的祭献。祂的一生都是为爱而彻底奉献自己的行为;因此,祂喜欢与门徒和群众在一起,能够了解他们。
难过是因为我们对他关心的不够,没有督促他勤去医院检查安装的起搏器,欣慰的是天主以这种方式接他去了,没有受太大的苦。
只有那些以更近的方式参与弥撒者,才可以领受。具体地说,除了礼书所列情况,下列人可以领圣体兼领圣血:A、无法举行圣祭和共祭的司铎。B、执事和其他在弥撒中执行某职务者。
不论故事怎样,影片中表现出的天主教修会生活,教会对学术、艺术的研究,修道者的忏悔方式、祈祷仪式等等,极大地引起了我的兴趣。尤其是当额我略圣咏响起时,顿时让人肃然起敬,仿佛身心都得到了净化。
一开始,我很抗拒这样卑微可怜地生存,但事实却证明乞讨还是一个不错的生存方式,特别是在圣殿门口乞讨。或许,我还真该感谢那些把我抬到圣殿门口的人,他们真是太有眼光了!
民众以特殊的方式使来自阿根廷的教宗重回了一趟故乡。教宗看到了他特钟爱的南美足球队获胜者,圣老愣佐球队和他的教练们给教宗所带来的南美很看重的冠军解放杯。教宗欢喜地亲吻并拥抱它。
天主藉着耶稣基督对弟兄关系的祝福,以一种难以想像的方式将这种关系扩大,使其能超越国家、语言、文化、甚至宗教的一切差异。
它的方式似乎无可指摘,但它的意向却是要引人离开天主之爱的真理。我们要说的有礼貌则是这个词句本身的真实涵义,即待人处世的良好态度在爱好善德及尊重他人之中牢固地扎根。
教宗在这份通谕中呼吁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要采取行动,人类必须意识到改变自己生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必要性。教宗通谕中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整体生态论,也就是人和地球组成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