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国际社会并未对“生态皈依”的紧迫性达成共识,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大会“第25届缔约方会议”(COP25)的结果对各方以明智且有效的方式应对全球变暖现象的意愿敲响了“警钟”。
大家都希望继续延续公益的生命力,用自己的方式,不断为抗击疫情做贡献。而王慧君教友从加入这个爱心团队那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奉献自己的时间、心血和精力,显示了一位基督徒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教宗表示,「我们以团体的方式一起度过了上主哭泣的时刻」:在拉匝禄的坟墓前、面对子民的心灵封闭、深夜在革责马尼庄园里,我们与上主一同流泪。
另外我也很赞赏教友中一些自发组织起来的爱心团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协助战疫,教友们连夜自制口罩等爱心工作很让人感动。
我百分之百反对歧视任何人,以及任何方式的歧视!因为天主造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高贵的,值得被尊重的,天主面前人人平等。
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路易斯∙安东尼奥∙塔格莱枢机通过视频向同时连线的一百多位各国宗座传教善会主任发表讲话指出,“圣神才是教会传教的真正主角:圣神帮助我们以崭新的、创造性的方式辨别,怎样在五大洲地方教会做传教的宣传员
他由此谈到“本地化”说:“我们众人可用相同的方式祈祷,但这会破坏人类的生物多样性,而人类首先是具有文化的团体。每个人应依照自己的文化祈祷!
在“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的产前病变”,且又缺乏能改善这些儿童状况的治疗情况下,“在护理方案上不能以任何方式遗弃他们,而应陪伴他们”,直到自然死亡为止不中断给予食物和饮水。
这就是我的方式与模式。”在那次采访中,关于神父们的弥撒讲道,教宗方济各做了以下的建议:“在讲道中,除了创意与灵感之外,另外的两个重要元素就是聆听百姓的生活故事与双眼注视天主子民。”
明供圣体是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恭敬天主、感谢天主。前几次参与明供圣体,由于没有好好整合自己,出现了一些失误,静默时思想游离,注目竟变成了发呆,因此也没有能够好好地用心去感知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