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学习交流活动中参加人员有些是参加高考的非基督徒,在为期四天的学习中,通过互相交流和祈祷娱乐等活泼化的聚会方式,使青年的心灵在主内得到深情的安慰和鼓励,也使青年们在信仰上了产生了一种更广博和人性化的认识
通过这次避静,使广大教友更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必须与天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将爱主爱人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增强了大家宣传福音的使命感,激发了大家投身于福传事业的热情。
在弥撒中,郁波神父带领大家公开宣认信仰,弃绝罪恶,跟随天主;并劝导全体慕道者在领洗以后的信仰生活中,要活出基督徒爱主爱人良好的风范。为慕道者施洗后,郁波神父向大家介绍各位新教友。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参阅:路十25~37)并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它在今日也挑战我们每一个人,将责任委托别人不难;惟请别人行爱德而捐款是慷慨大方的举动;但每个基督徒的召叫,就必须要他亲自投身其中。
圣经说天主的旨意是要我们‘应常喜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在耶稣基督内。我喜欢跪在圣体前聆听天主在自己心内的声音。
教宗希望我们能在信德年内重新发现自己的信仰之路,使我们与基督的相遇充满喜乐与更新的激情。信德年为我们是一项邀请,要我们以真正更新的方式皈依主,因为他是世界的唯一救主。
他说:为天主奉献,我很喜乐,感觉很值,尤其看到慕道者们在信仰上成长的时候,我特别高兴,我把他们既看作是我的学生,又看作是我的兄弟姐妹,为他们讲课十几年来,我没有疲惫感,把福音带给每一人,是我最大的喜乐。
这会带给我们莫大的喜乐,甚至召集我们成为天主的助手(参阅:格前三9)。只要能把握当下(参阅:弗五16),我们也能播下善的种子。
说失去,其实是很多人不愿面对的一件事情,尤其对所爱的人的失去,大家每次提到的时候总是哀伤多于喜乐的感受。本人更是如此,总想以喜乐和满足感压制心中的哀伤,因为很不愿意面对这份哀伤。
他们退却,喜乐变成忧伤。今日许多青年也有圣召,但时常有事情「令他们裹足不前」。 为此,教宗呼吁众人祈求上主,让这些年轻人能掏空内心,除去其他利益和贪恋,使他们的心变得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