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董家渡天主堂建筑风格的由来
2008-02-23

上面的三角形花都属巴洛克风格。圣堂奉方济格沙勿略为主保。故也称方济格堂。圣堂可容纳2000人,圣堂墙面的上部到处雕刻着浮雕。浮雕呈现出具有纯中国味的花卉图案。

写给地震中失去儿女的爸爸妈妈们
2008-06-30

身印耶稣五伤的玛德·罗宾曾说:“每个人生都是一座加尔瓦略(耶稣被钉死的山上),每一心灵都是一个革责玛尼山园(耶稣受难前祈祷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每人都该默默喝自己生活的苦杯。”

北京欢迎您
2008-08-08

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魏继晋、鲁仲贤、吴渔都擅长谱曲作乐。1751年,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来到北京,与北堂的教友合作谱写了中文弥撒曲。今天,北堂把中国文化的礼仪传统再度复苏。

我的意大利语老师盖雅(Gaia)
2025-02-26

可能是由于我在上海佘修院读书期间系统学习过法语,学习过拉丁语,所以,意大利语对我而言,并不是很陌生,它们的语法很接近。

在美国教会服务的中国神父
2013-11-13

我的主教是德高望重的怀信主教,他对我人生信仰的成长以及我的司铎圣召都有着非常大或者说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没有主教的培育、教导和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

从刚恒毅的五点主张谈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
2012-02-14

在佘修院上刘健老师《中国教会史》一课时,他亦说过:文化是信仰的载体,基督信仰想要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就必须深入中国文化本身,而不是脱离!

沧州:教区隆重开启圣诞节九日敬礼
2012-12-16

寒冬腊月,寒风怒吼,洞里没有床褥,没有柴火,没有穿的衣裳,更没有亲戚朋友来安慰。世间谁家的孩子曾受过这样的苦呢?况且耶稣圣婴与普通的婴儿不同。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明天上午,宾山神父的《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方补课神父的《本堂司铎与教理讲授》及18日甄雪斌神父《礼仪本地化的探讨》等演讲将会为我们的福传和本地化勾勒出一个新的远景和蓝图,希望他们能为现存的问题与挑战从福传和礼仪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正在复兴的运城堂区
2014-10-09

堂区女教友凤英,原先性格急躁,缺乏忍耐,经常和自己的母亲翻脸,这次她把母亲也邀请到祭台前,向母亲赔礼道歉,现在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对母亲,而且对兄弟姊妹,对别人都特别有爱心,有耐心,被选为堂区卫生组组长之后

特稿:当中国改变,德日进重现眼前
2015-02-20

这是由复旦大学「利徐学社」和台北利氏学社监制,由耶稣会士魏明德和俐紫(CerisePhiv)在法国德日进的诞生地奥弗涅、巴黎、上海、北京、南京和内蒙古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