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南丁格尔的日记和信件中,便可以粗略看出她信仰的虔诚和人品的伟大与不凡。1850年的日记中,南丁格尔说:我今年刚好30岁,正和耶稣开始出来传教、奉行他的使命那一年的年纪相同。
从耶稣的比喻中,可以看出来,天主在世界上建立了祂的教会,邀请很多人参加教会,接受招待,能得到丰厚的神恩。但是被邀请的人,往往找一些借口,拒绝参加教会的筵席。
抵达华盛顿后,阿瑟决定,继续吧,他又去了北爱尔兰、西班牙、罗马、以色列……2008年6月,结束这个漫长的旅途时,阿瑟已走了近八万公里,去了321个国家和地区。
你可以用你的手帮那些孤寡老人整理被子、房间,不也是在做善事吗?你要是说你太小,没有力气,那么你会笑吗?对那些人笑一笑,让人得到你阳光般笑靥的温暖,你也是在做善事呵!
教宗还强调年轻教会可以在古老基督宗教的教会内重燃热火。教宗方济各最后也不忘关切在世界各地遭受迫害的基督信徒们,指出今天比教会初期有更多的殉道者。
在我们面对城市化这个问题时,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问题可以思考,举个例子,城市的硬件确实现在已近非常引人瞩目,就像上海吧,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到处让人感到非常先进、现代化。
就在他的工作蒸蒸日上,已获得公司及美国国家奖,而且有十一项专利的时候,天主召叫了他,他毅然决然地放下人人羡慕的生活,向公司辞职,准备完全度奉献的生活,宣讲福音。可以想像,公司上下是如何地为之震惊。
但京斯坦对杜雷耳说,他已不能再画画了,他的双手因劳作过渡已经粗糙扭曲的不能再拿画笔了。为了朋友,京斯坦牺牲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只有不停的工作,心里没有半点怨愤。
不过,在过去的几年,堂区的状况还是有所好转,现在有个礼仪小组,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把生活与弥撒结合起来,强调办告解、信友祷词的编辑,比如说谁家有意向祈祷,可以向礼仪小组说,由礼仪小组编写,为他们祈祷。
1939年8月24日他这样呼吁说:“危险已逼在眼前,但为时仍不晚。和平不会令人有损失,战争却会带来一切可能的恶果。”和平与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名字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