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天父的使命时,主耶稣也提升我们为“同救赎者”;我们跟随主耶稣为了天国和福音而选择的言行,同样有“救赎的价值”。我们基督徒通过自己每天的生活,和主耶稣一起拯救世界,传扬福音。
出生富贵,读书方识主恩缘1926年7月9日,段兴柔出生于教外家庭,家境富有,且系家中独女,家人视其如掌上明珠;生活上,对她的关怀无微不至、百依百顺,但她并不娇惯。
一、对信仰的忠贞不渝唐大姑本名唐玉珍,今年76岁,生于一个老教友家庭,年轻时就是一位非常热心的教友。她虽然没上过几天学,识字也不多,但对于教会道理的熟悉常常让那些知识型教友汗颜。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
主教希望代表们重视灵修生活,建设好教友家庭,办好圣经小组,竭力抢救面临倒闭的一些堂口,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在宁夏银川,有这样一对老年夫妇,他们均出身于世代教友家庭。男的70岁,叫韩宝龙,女的65岁,叫刘芝兰。上个世纪60年代,他们组织了一个美满的小家庭。夫妇俩天天望弥撒,感谢天主的洪恩。
她叫王素珍,圣名小德兰,山西太原教区西柳林堂区人,1939年5月出生于一个十分虔敬的教友家庭。王素珍天生善良聪慧。七岁时,她进入教会学堂,学习经言要理,曾以优异的成绩屡屡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于是,精打细算,为多数家庭来说,是当时过年的常态。随着近些年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变化等,年有些变了味道。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些貌似在今天平常普通,但却不一定正常的现象。
(罗10:15)如今很多的弟兄姐妹,为了基督神国的拓展,为了把天主的大爱广传,他们或是舍弃家庭,奔走在福传的路上,或是在生活中作光作盐,以榜样的力量感染着周围的人。
杨女士已到了花甲之年,她出身在天主教的家庭,从小父母亲便带着她去教堂,听神父讲道理,接受良好的信仰教育。十多岁时,教堂被封不能进堂了,她就与邻居的两位好姐妹在家中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