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希伯莱书之所以称耶稣为头胎男儿,只不过为了肯定他是在旧约准备期满了之后,天主派遣到世上来的圣子(参见希1,5-7)。
主耶稣到世上来不是为了享受“舒服的好生活”,而是带领人在天主内开始新生活。主耶稣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使命;主耶稣的生命选择,也是我们基督徒的生活榜样。
第二篇:哥耳哥达——十字架的颠覆与普世救赎(圣周五)一、地名溯源:髑髅地的死亡象征1.词源与双重传说“哥耳哥达”(Golgotha)在阿拉美语中意为“头骨之地”,其名或源于山丘形似头骨,亦传为亚当遗骸埋葬处
1925年,德国著名诗人叶赛宁在一首诗中说道:“像消受新的抚爱一样,我将承受入坟墓前的战栗。”试问,世间人中,谁能不为死而战栗!谁能不怕死!?可笑的只是这个富豪畏死求生到了荒唐的地步。
之后,宗世凯神父接替张强华神父的传教工作,在其基础上,发展到了800多教友,大都是半家奉教。社会飞速发展,不少人想在信仰内寻找一份生命的充实。
他的演讲旨在传达菲国教会与中国教会都同属普世教会,因此希望天主教旅菲留学生能把菲国教会当成自己的家,菲国主教团很乐意为旅菲留学生解决各种在菲国所遇到的困难。
那俯视巴西美丽城市的著名基督赎世主雕像,对我们来说会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象征。基督双臂张开,象征着祂愿意拥抱所有来寻找祂的人,祂的心代表祂对每一个人和对你们每一位浩瀚的爱。你们要让自己被基督吸引!
7月22日:我心中已充满喜乐,因为我马上就要与你们欢庆第28届世青节。7月29日:我向你们保证我的喜乐远盛于疲倦。9月19日:我们都是罪人,但我们在天主宽恕的喜乐中生活,信靠祂的仁慈向前行。
因为司铎的工作,由宣讲福音开始,由基督的祭献吸取力量和效能,并导致“整个被救赎的团体,即圣者的集会与群众,由大司祭奉献于天主,作普世的祭献,光荣天主圣父。”
比如讲诺厄的方舟,以生动的语言情节、来描述天主洪水灭世,诺厄一家八口进入方舟而得救的故事,然后告诉大家现在也有一个诺厄的方舟,那就是耶稣十字架上的救恩,归入他的教会,相信耶稣基督是救主,就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