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相信个别的接触,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他是那时那刻世上的惟一一个人,因为基督只有一位。就让我们成为主慈爱的活见证:面容中有慈爱、目光中有慈爱、笑容中有慈爱、亲切问安中有慈爱。
我打通关节,让那所监狱的典狱长请我去参观,我要看看那位张神父,究竟为什么能受到如此的欢迎。参观到一半,我看到一位工友模样的人在洗厕所。他抬起头来,忽然叫起来:你不是李教授吗?
这个时候,福传资料上一手支着牧杖一手怀抱着一只小羊的耶稣慈爱的眼神正凝视着她,那眼神让她立时醒悟了。我这是怎么啦?如果耶稣碰到这个情况,也会像我这样心胸狭窄吗?我不是出于爱而出来福传的吗?
教宗继续表示,一个好司铎首先是团体环境的儿子,以那圣召牧灵的基本场所,即家庭为起点。司铎也是富有人性的人,他必须学会不受制於自己的限度,反而应使自己的天分结出果实。
用神父们的话说,如果不能把《圣经》上字面的意思应用在调服我们自身的问题上,那还是不认识天主的一个表现。是的,神父们在潜移默化地教给我们面对事物的一个辩证法。
眼前所有的物质财富只是人生舞台的道具,只是协助我们荣主益人救灵魂而抵达永生的桥板和工具,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而抓芝麻,丢西瓜干买椟还珠的傻事,只为衣食住行,发家致富享受快乐而废寝忘食精打细算日夜奔波,好像永远不会离开世界一样,到了那离世的日子
你们要当心,要醒寤,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期什么时候来到。(谷13:33)我们应当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唤醒整个世界,唤醒整个人类。
谁若亲身体验到慈悲的丰富恩宠,谁若得到了宽恕,他便能把那白白得到的至少分给别人一点。华裔青年张奥思定谈到,他曾因施暴行而在意大利帕多瓦的监狱服刑。
就在我们的祈祷中,孩子眼睛里的那个东西不见了,至今已两年多了,眼睛就像没有长过那东西似的。感谢天主。
1952年岳母生了个女儿(就是我妻子),年仅22岁的她承担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抚养责任,全家七口人的做饭、穿衣、缝洗、织补全靠她一个人,那年代的家务全是靠手工来完成,可想而知,她是多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