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大会文件指出堂区在福传工作上不可推卸的责任,谈到奉献生活、司铎和修道人士持续培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邀请平信徒在与教会共融中宣讲福音。文中特别关注青年人的成长,他们是人类和教会的现时与未来。
教区为了修会更好的发展,于2012年3月从南昌搬迁至架桥,开始为期两年的正规修会培育,教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聘请国内外诸多神父、修女、专家进行授课,旨在提高修女的素质,帮助修女们更好的度献身生活
“爱得愈深,活得愈真”,这是我对上海修院9年修道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上主对我最大恩惠的明证。在牧灵生活中,我常常向上主呐喊。有些人说我是一个麻烦,主也可能会讨厌我的。
听着他用法语回答几个“IWish”,一直在想,究竟什么是自己愿意说“IWish”的终身奉献呢?一直没有答案。其实我想有些人注定不适合团体生活,团体生活以牺牲个性自由为先。
这么一来,很多信友即使参加弥撒,「也是从其它敬礼型态的泉源,为他们汲取信仰和灵修生活的养分」。教会在这条道路上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梵二文献《礼仪》宪章简述了这段旅程。
我觉得教友们在教堂里宣传的是爱,他们在向社会奉献的还是爱。
他说,圣经的灵感和真理这个主题不仅对每个信徒重要,对整个教会也如此,因为教会的生命和使命建立在天主圣言之上,圣言是神学的灵魂和基督信仰生活的启示者。
邻近城市的一位朋友打来的,他告诉我,他很长时间以来,觉得生活很无聊、很寂寞,人生是那样的空虚,毫无意义……。特有的牧灵敏感性,使我,对他十分关切,我邀请他来教会坐坐。
当时,发圣愿的修女有30人,初学生10多人,她们均来自附近热心教友家庭,在学习教会道理、基础文化知识、圣乐文艺的同时,也学一些医学常识,她们的工作主要是协助神父做日常教务,其生活由教会负责,实行供给制。
由于巴尔纳伯的邀请和介绍,他于四三年开始了宗徒的生活,并展开了伟大的传教旅行。小亚细亚、马其顿、希腊以及地中海东部的各岛都有他的足迹。他大约在十三年之内,走了两万公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