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为牧灵殚精竭虑,奋斗了六十四年的段主教,以九十三岁之高寿逝世时,重庆教区、万州教区、国际普世圣教会,无不深感沉痛与惋惜!
他指出,这危机的祸根在于教权主义,也就是「曲解司铎牧职的意义,以之为手段,强力侵犯最弱小者的良心和身体」。教宗方济各去年8月在致天主子民信函中称之为「理解教会内权威的反常形式」。
我想,这其中有她对天主深深的爱与感恩,有她对苦难深切的感悟与感触,更有她一次次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把灶台当祭台的艰辛与不易……擅长烹饪的台湾姊妹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为教会服务
贞洁愿的历程与我们的身体、心理、生理及灵修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当人越来越成熟,才能活得越来越真实,才能越来越无私地去爱人……任何团体都应当有友谊的温暖、接纳和深情;然而要产生这温暖
(梵蒂冈电台讯)2月11日是本笃十六世辞去伯多禄牧职一周年。当时,他的划时代举动不仅令教会,也令全世界大为震惊。许多观察家承认,在本笃十六世宣布辞职的时候,他们对这么大的决定并未做好准备。
教宗说:受召行使牧职的人不是自己圣召的‘主人’,而是这项恩典的管理者。天主把这恩典托付给他是为了全体子民的益处,甚至是为了全人类的益处,包括那些冷淡的信徒和不宣认基督信仰的人。
教宗说:受召行使牧职的人不是自己圣召的‘主人’,而是这项恩典的管理者。天主把这恩典托付给他是为了全体子民的益处,甚至是为了全人类的益处,包括那些冷淡的信徒和不宣认基督信仰的人。
信仰小团体让成员彼此扶持,也在团体带出圣经和灵修培育。她期望堂区于教友年加强慕道团培育,亦鼓励信徒主动参与信仰小团体。
教宗也藉此机会在讲道中反思「司铎的奥迹」,他说要使司铎生活日益与基督一致,须具备一些条件,就是:「渴望与基督一同传扬天主的国,无条件地致力于牧灵工作以及本着服务的态度。」
谁会知道这位神学家出身的拉辛格是位注重教会内部改革的坚持者,更是注重教会灵修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