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信理部“信德年”注本──牧灵建议
2012-06-26

为要评估梵二的接受度在1985年——梵二闭幕20周年,所召开的世界主教团特别会议,建议要编制一教理,为了要提供天主子民一本整个天主教教义的手册,以及作为地方教会教理讲授的参考。

教宗本笃十六世发布的《200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06-01-24

(若13:34)圣保禄宗徒在厄弗所2:14-15也说,主基督借着祂的圣血把我们都结合起来。那么,谁又能说,我们亲眼看到,甚至是亲身经历到的分裂,是正常的呢?

2025年:希望的禧年
2024-11-26

本次禧年的名称取自《罗马》:“望德不叫人蒙羞”(罗5:5)(诏书1)[2]。教宗方济各禧年诏书开门见山便祈祝:“愿禧年为每个人都是重燃希望的机会”(诏书1)。

河北正定神乐院成立的前前后后
2014-10-31

辅仁大学在20世纪30-40年代已是一所拥有文、理、教(育)、农4院13系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培育了一批政界、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及企业界的英才,如光英、王光美、李德伦、来新夏、史树青等名家。

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你是我的
2015-05-26

我跪在那里,闭着眼睛,翻开膝盖上的圣经,看到的是格林多前第七章圣保禄宗徒推荐童贞生活。我的眼泪立即流了下来:天主,我何德何能?竟然我一祈求你立即俯听,我一呼求你马上垂允!

在“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辞
2011-11-17

据信德文化研究所的调查统计显示,截止到2011年11月15日,中国内地教会在最近20年共出版各类礼仪及相关书籍和期刊约有128种,分为8类:弥撒及圣事类33本: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礼仪委员会(“礼委”)1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第廿四届世界青年日文告
2013-02-26

他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这样描写亚巴郎:「他在绝望中仍怀着希望而相信了,因此便成了万民之父」(罗四:18)。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四旬期文告
2013-02-27

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社会关注:各大媒体及世界领袖关注新教宗当选
2013-03-14

潘基文秘书长希望新教皇继续致力推动不同信仰间对话  2013年3月13日潘基文秘长在布宜诺斯艾丽斯红衣主教伯格里奧(JorgeMarioBergoglio)被选举成为新的教皇后向他及世界所有天主教徒表示祝贺

基督圣体——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泉源与高峰
2013-03-30

圣保禄宗徒在他的信中也谈及该如何领受主的圣餐,谴责那些对圣餐不恭不敬的冒犯者(参阅格前.11:17-34)。朝拜圣体就是让人在弥撒外感谢感恩圣事里的主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