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旗天主堂以前一直没有常住神父,平时看堂的是一位教友,每个主日有神父从陕坝坐车来给教友送弥撒,由于教堂基础设施的简陋,再加上教友信德的缺少,神父做弥撒时祭台下面有时只有十来个人,多时也不过20多人
在外教人眼中这是个很神秘的职业,在我们教友生活中,与神父的关系更为密切。常听老一辈的教友讲,以前教友们视神父的旨意为天主的旨意,教友们极为服从。
衡水教区封新卯主教亲自背负一个巨大的4米多高的松木干十字架,在本堂兰顺恒神父、副本堂王德崇神父、本堂修女的带领下,教友、望教友们一起拜苦路,14处苦路由主教府开始,沿着主教府大院西的柏油路直到教堂北侧公路后最后三处在总堂堂前
教堂面朝正南方,在正堂外,有用木头支搭而成的钟架,架上挂着的钟据说还是赵保禄主教所赠送的。院子里还挖有一口水井。堂内东西二间,各有一座楼梯上楼,楼上是传教先生及其家属的寝室和教友的休息之处。
不一会儿,十几名老年乞丐从大街上来到教堂,堂区的神父教友像迎接亲人一样把他们请到餐厅内。在乞丐们用餐的时候,神父与教友一起帮他们盛汤加菜,宛若招待贵宾一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人向告解室后面的神父忏悔神父专注地听朝圣者的祷告全国各地的修女参加露天弥撒神父准备给朝圣者准在宣福礼上做圣餐仪式告解室隔断开善与恶宣福礼前神父们听朝圣者的祷告、主业会的创始人行苦功
在新沂市北郊居民区,我们找到平墩聚会点,这就是市区天主堂所在地。破旧的大门映入眼帘,院子里有一座陈旧的小教堂和五间破烂的小瓦房,神父和一位教友正在打扫,他们一脸汗水,满身灰土。
教堂盖在这个小小的渔村,教友都为渔民,但是天主格外降福这里纯朴的教友。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圣经讲座、要理讲授、教会圣乐、教友福传分享、圣经阅读、小组分享讨论、泰泽祈祷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友们的学习及信仰生活。
当时有一位姓史的教友在迪化县任文书官职,教友们都称呼他史先生,在办理交换文书公务中得知商团中有荷兰籍和比利时籍的两位神父,彼此相见甚为亲切,当神父得知当地有教友却没有神父时,为了教友的需要,比利时籍的神父毅然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