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法制节目,某地一法庭判处拒绝赡养老父的儿女有期徒刑。第二天,几位老人在谈论节目时咬牙说,判得好,还要判重点。其实,儿女们并不一直是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的,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熏陶和教育使然。
我在农村长大,生活在一个有信仰的大家族里,从爷爷的爷爷起几代人都是热心教友,从小跟着父母亲人接受信仰的熏陶,饭前祈祷、每日念经,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爱人是十诫的总纲,十诫中后七诫都是针对人的,为什么耶稣说是新的诫命呢?圣经启示录(启21:1-5)中写到了新天新地、新的耶路撒冷、新郎新娘,都是讲新的。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人怎样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呢?首先必须要给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要搞清楚“我是谁”?
一天我跟妈妈去教堂望弥撒,那天的读经是一篇关于阿兰王的军长纳阿曼被以色列先知治好麻风病的故事。
我们兄弟姐妹七个: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我是家中的老小。父亲讳元复,字震初,祖父母也是在我父亲的影响下进教的,还有伯父伯母及其后代子孙,他们都是在父亲入教后,并受父亲的影响而相继领洗入教。
初病时,我一个人住在医院,父母在伸手不见的千里之外,我独自面对生和死。孤独,便是教导我长大的老师,一步步探向生命不可解的奥秘之处。犹如台风的中心眼,绝对的宁静、祥和而美丽。
这位老人圣名保禄,是世代的老教友。他曾是我们堂区老会长,现在是我们堂区的一名义务收发员。每当他说起对主的爱时,两眼总含着泪光,觉得年轻做过对不起主的事情。
我一个本院的李爷爷,已去世10多年了,虽然他去世了这么长时间,但他在人生历程中为了持守对天主的信仰,勇敢、坦然地面对一切逆境与打击的精神却铭刻于我们心中,激励我们走好信仰的旅程。
圣保禄宗徒明确教导我们爱是诸德的灵魂,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