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活着挺累的,在物质社会里总是身不由己,何况年轻力壮,时间还多的是,谁会留意什么生命之弦!最近陈鲁民在《世界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从古月到高秀敏到傅彪······》的文章写道,“傅彪走了!
教宗在2013年7月8日的访问中讲到“冷漠的全球化”,其结果是这个社会“忘记了如何哭泣”。在纪念访问兰佩杜萨岛6周年之际,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殿内圣伯多禄宝座祭台为移民主持了一台特别弥撒。
儿童受教育(梵蒂冈新闻网)支持教宗百年通谕基金会今年10月在线上举办了两场国际会议,主题为「促进人类经济的整体生态里程碑」;其中的第二场,也就是10月30日举行的会议,主题是「教育和培训」,强调了人类若想改变世界
我们不妨透过时代背景去认识,为普世教会甚至整个世界所敬仰的圣女。凡是圣人,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榜样,即使世界充满罪恶,圣人、圣女照样散发出圣德的馨香,让人们看到希望,这是上天对世人大爱的又一种眷顾。
星云大法师是天主教的友人,在多方面与教会合作,大力从事社会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工作,曾于一九九八年在梵蒂冈拜会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今次是他第一回与本笃十六世教宗会面,两人谈了很多的话。
期望天国是必需、是应该的,但不能只顾期望而不奋斗、不行动,而要模仿着圣母,在人世中奋斗,并敞开心灵响应天主,走完人生的旅程,因为永生反映在我们人生的旅程中:「我们要将天国的平安、喜乐,以及种种的善,带到这个世界
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这个时代的潮流也不断地在左右着我们在信仰道路上前行脚步,如果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只在教友当中传播,那我们的信仰就不会发扬光大,也不能再体现出我们作为基督徒的一份使命。
阿拉斯拉基女士鼓励主教们在传播方面投资,主动提供侵犯等案件的消息,切莫被动消极。当天的议程主题为透明。
可以说,若瑟·拉青格-本笃十六世梵蒂冈基金会是基于能够把天主作为反思中心的思想家和学者的迫切需要而诞生的,是在新传播福音的方向上行走。
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所属的宗座传信大学将在传信部支持下举办国际研讨会,题目是“从《夫至大》牧函到《福音的喜乐》”,集中探讨教会传教转变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