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满溢爱的话语,然而,在持续不止的噪音,无休止的分心和焦虑中,或当人在追求外貌,人又怎能听到大自然爱的话语?
天主总是在人身边,祂总是富有同情心,总是温柔的。基督徒见证必须走这条路:亲近、慈悲和温柔。他就曾是这样,温顺而柔和。他曾想让他遇到的每个人通过他的友善都看到耶稣的良善。
罗哲修士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对临在的渴望;对共融静默的渴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份对天主的单纯渴望,已经是信仰的开始。”又说:“音乐和歌咏自起初在泰泽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那些浓得化不开的绿色呵,让人看到蕴藏在茎与叶片里的充满蓬勃向上的生命。天空很蓝,也很纯净,偶尔有几片微云掠过,无声无息,仿佛是如水岁月悄然而逝的脚步,在无声地告诉所有的生灵,要珍惜渐行渐远的时间!
张三星神父还为大家提出了教友必须具备的“五个一”:“一本圣经、一本歌本、一本日课、一本要理、一挂念珠”,并从在座的开始做起,如果在座的这60多人每个人讲给10个人听,那么就是600多人,这些人也能够行动起来
为此耶稣痛斥经师和法利塞人说:“经师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讲座上: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守;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做,因为他们只说不做。”(玛23:2-3)又说:“不是凡向我说:主啊!
本来,对于他人如何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我们不好做过多评判,毕竟天主赋予每个人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权利,对于每个灵魂的最终审断在于天主,而不是人。
这道光的浩大当然不属于这个世界所以为的浩大,因为一开始,看到它的只有玛利亚,若瑟和几个牧羊人而已,然后才是贤士,年迈的西默盎,以及女先知亚纳:这些人是天主召选的。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冒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部分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也造成贫富悬殊严重,这些生活方式也影响到教会的发展和基督徒价值观。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学说,都极注重培养人及人伦道德,也就是教导人如何做人,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母为慈,子女为孝,即“父慈子孝”则是家庭伦理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