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工地上一个烧火做饭的厨子去旱井挑水,随意朝工地一瞥,不由得倒退几步,再仔细一看,发现砌起的地基石,支搭起的脚手架,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扔下扁担,返身跑回工棚,把工友们叫出来四下寻找。
通过微信群求助,里面走出一位姐妹,她和悦地对我说:你经常来,它就认识你了。我壮着胆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第一次重新认识人生的旅程。果然,当我走出教室,小黑狗再见到我时已不叫了。
教友们心情舒畅地过上了信仰生活。从此以后,他们把教堂当成自己的家,每天早早来念经祈祷,参与弥撒。然后看堂里有什么活就主动干起来,根本用不着神父、会长吩咐。
祂是一步一步地把门徒们带到成熟的地步。在四位圣史中,若望和马尔谷更戏剧性地刻画了主耶稣的召叫和门徒的回应以及日后主耶稣如何训练他们的动人故事。主的爱徒若望,是12宗徒中最后一个留在世上的。
然后他陆续地告诉我一些家里最近将发生的事情,比如:我的一个堂妹将要结婚了,而另外一个堂妹却仍在寻觅她梦中的白马王子;我三叔前几日才从甘肃省的西北部来参加堂妹的婚礼,他告诉祖父说今年他的棉花获得了大丰收,
在今天的第二篇读经中,我们所听到的达味王的故事提醒,我们天主对人的回报是多么地超越。看到自己住在豪华的宫殿里,而天主的约柜却在简单地帐幕内,达味于是想为天主建造一座殿宇。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恩宠和努力的时刻,为经常更完满地归向天主,为提升我们的信仰并为了向我们时代的人喜悦地宣讲信仰。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类似的残酷境况中,教会的神职人员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提供这种人道主义援助。如果说这是实践了人道主义,那么,呼吁和平,推进和平,维护和平,是防患于未然的人道主义,是最大的人道主义。
文革时期他们的墓地被毁,但是由于中国天主教教友的妥善保护与修复,这些坟墓仍然被完好地保留至今。
而且,基督毕生都体现了传教性,密切追随祂的男女老少们也都完全地承担起了同样的特性。传教性,也是教会本质的同时,其本身而言也是各种献身生活的本质。不能忽视,否则就会留下有损神恩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