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在哪里跌落,总会跌在我手中。我甚至也临在死亡门前。那没有人再可以陪你前去的地方,那你无法带任何东西前往的地方,我就在那里等候你,我会为你把黑暗变成光明。
我们虽然都是家遭变故的孩子,可是大多数都仍有家,过年、过节叔叔伯伯甚至兄长都会来接,只有我,连家在哪里,都不知道。也就因为如此,修女们对我们这些真正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特别好,不准其它孩子欺侮我们。
(3)服务的习惯,是主耶稣为我们树立了在哪里都积极主动的参与,珍惜每个机会,将福音带给遇到的人的榜样。祂没有静坐在会堂里,只是学习聆听,只是享受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宣读圣经。
我问他在哪里?他说在楼顶最高处,我说等一下我马上过来。我一边通知相关人员,一边去最高处找他。最后成功找到他,并把他带回来,等他冷静下来问他怎么回事?
祢在哪里?”甚至有人因为自己的病苦和灾难而否认天主,进而缩进自己封闭的生命漩涡,或者被人迷惑着捕风捉影。这些人就像自卑且毫无韧性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拒绝参加游戏,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愣。
当年虽因疫情而无法招待穷人,但教宗在第五届世界穷人日文告中,强调对穷人的关怀,并指出,“基督徒若想看到耶稣,用手触摸祂,知道该转向哪里:穷人是基督的具体标记,他们代表基督,让人见到祂的面容”。
基督徒知道,在任何境遇中,无论走到哪里,主耶稣都与我们同行,陪伴我们,鼓励我们,光照我们,引导我们。这种与复活的主耶稣相遇的经验更新我们的生命,推动我们去完成主耶稣交给我们的新使命。
大部分人有可能获得高等教育的学位;只要认真工作也可以有足够的收入购买想要的东西,如智能型手机,交通工具,名牌衣服,或参与各种休闲活动;年轻人可长期依赖父母的补助,甚至请他们帮助看待小孩;或可长期过舒服的单身生活
除了公共要买的东西之外,我们还得自己悄悄去商场购买送给彼此的礼物,每年的圣诞节我们都是彼此的圣诞老人。在将临期的第一天,我们有很特殊的挂将临圈和点将临期蜡烛的家庭礼仪。
期间和另一位老神父边振方一起,积极复修和新建多座教堂,培育神职和恢复修女院;2004年荣休后,仍把福传牧灵当做首要任务,编写要理,购买圣书,赠给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