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玛16:13-18)在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汇就是“磐石”,这磐石何所指?有何意义?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示呢?
就如圣保禄说过的,‘在爱内没有恐惧’。所以如果你怕天主,你对天主的爱就是有缺陷的。第三,这种害怕天主的思想背景是:天主对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
如果没有对一种比死亡更强大的生命的信仰,人类将永远为恐惧所瘫痪,冻结在他们不敢直面的深渊边缘上。
也许他是身体的痛苦,或者是孤独、恐惧、挫折感和被人抛弃。你要想象,用耶稣的眼光看待这个人,然后考虑该如何帮助他。反思:如果你已开始认真地关怀他人,你自己的人生会有怎样的变化?
玛二十六章30-47我的主耶稣基督你在今夜号召我们与你在一起,来陪伴来度过这一个时辰世人给你所带来的孤独与恐惧!你又为让我们了解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遗弃、疼痛与软弱。
欲望的欺骗,恐惧的奴役,好奇心的纷扰,虚荣心的蒙蔽……生活的大部分被这些包围着。一本书上写说:人生是一个苦架,但它正是考验人的试场。十月五日,修会按常规又进入月省(每月一次避静)。
但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他们的痴,他们以为的危险、恐惧、焦虑、绝望、别人的闲话、排斥等等,其实并不存在,这些都只是他们的妄念。他们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无所有,更不是笨蛋、失败者或是罪犯。
认识天主上智的邀请与假借天主之名的喧哗,极其重要;後者只为恐吓我们,助长分裂和恐惧。耶稣要求我们,不要害怕面对各时代的动荡,不要畏惧最严厉和最不义的考验,却应固执於善,全然信赖天主,祂绝不令我们失望。
教宗强调,「体系的坏疽无法从外表粉饰太平,因为它早晚会发出恶臭,当人们再也无法予以否认时,导致事态如此的权力遂起而操纵人民的恐惧、不安、愠怒、甚至是义愤,把所有的罪责都嫁祸给『非近人』」。
一位名叫玛尔大(Marta)的女生向教宗吐露了她对初中升到高中的恐惧。教宗在回答她时强调,生命就是不断的相遇和离别。如果我们不学习妥善告别,就永远学不会与新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