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调来的耶稣会传教士F·佩林成为教学研究负责人,他给学院筹集了许多教学设备,用以将中国经典著作译为西方语言,将西语教材译成中文。
在金主教的支持下,上海教区开始最早的中文弥撒,为推动礼仪改革,印了很多中文弥撒经书。另外,原来弥撒中没有为教宗祈祷,金主教做了很多工作,希望政府尊重宗教礼仪,最后全中国教会都得以加入为教宗祈祷的行列。
十年前,芝加哥的老朋友德兰送给我一本当时很火的小说——由加拿大作家威廉·杨(WilliamYoung)写的TheShack,中文译作《棚屋》,已经在国内出版。
已经开始系统学习中文的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姓“卫”,名“匡国”,为“匡救国家”之意,“国”指的就是中国,号“济泰”,取“帮助、协助、救助”之意。
去年一年里有10篇稿子在教会的报纸期刊上刊出。有人说写稿子也是福传,而且文雅地称之“文字福传”。
早年对劳积勋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由于其生平的基础文献刊布不多,且多为法文等小语种;近年来,随着更多中西文资料的出现,尤其是法文期刊《中国通讯》(RelationsdeChine)、《中法新汇报》(EchodeChine
雷鸣远神父把圣母小日课翻译成中文,并结合华调,编辑成耀汉和德来会的祈祷经文;在歌曲方面,耀汉和德来会的中文圣母小日课、部分大日课、弥撒经文及圣体降福经文的歌谱,都出自雷鸣远神父之手。
颁奖典礼由《亚洲真理电台》中文节目部主办,澳门教区社会传播中心协办。
信友祷词以中文、意大利文、波兰文、西班牙文和泰米尔文诵读,体现了教会的普世性。
梵蒂冈电台中文节目部的一位特派员将前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更及时、更丰富地协助报道教宗本次的牧灵访问。网友们可以关注梵蒂冈电台的新浪微博和脸书(Facebook)来了解最新消息,为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