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经、祈祷、念玫瑰经、看“信德”是我每天都不能缺少的,它们是支撑我信仰生活的四大支柱。尤其是圣经,已成为我生命的泉源。读“信德”时,不同的文章给我心灵不同的感受,有的文章真正写进我的心里。
贞女奉献礼(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赞许度奉献生活的贞女的圣召是「希望的标记」,显示出「对天父的忠贞。时至今日,天父依然在某些女性的内心深处,激发渴望以童贞之身献给上主的心愿」。
解放后,婴孩院解散了,姥姥也成家了,过上了家庭的生活。2013年8月份姥姥摔伤了腿,手术后母亲接回了家,细心的照顾,作为外孙,我也接触了姥姥一天的平凡生活。因为行动不变,姥姥只能在室内拄着拐杖走动。
大学可以在欧洲对抗远离基督信仰趋势上做出贡献。这是教宗的罗马代理主教鲁依尼枢机1月10日上午在罗马的“欧洲大学”第一学年开学礼上说的。
教宗方济各在圣玛尔大之家的一次清晨的讲道中,谈到祈祷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讲到祈祷需要尽心尽力。
她解释道:当我们不再把祈祷看作是日常活动以外的任务,而是把它作为一根引线,把我们生活的每一块不同的小毯子编织在一起,即使外部的世界猛击我们的灵魂之门企图进入时,我们也绝不再分散,不再动摇。
我们选择了度奉献生活,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事物,追求一种内在自由的泉源。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工作,而是与天主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修院不仅是读书,而也是一种陶成。
网络上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以非正常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我们听到先知厄里亚离开了人群,进入旷野,坐在树下求死:“上主啊!现在已经够了!收去我的性命吧!
外在的形式能成为一个虔诚的习惯,这习惯就是以外在的虔敬和表现为重,而却忽视了耶稣渴望的、以“触及心灵的信德”的崇拜。
但太多的孤独,很容易让人回避与社会、人群、生活的一切交往,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犹如关进一间牢房。其心情就像连日阴冷的天气充满凄清悲凉,让人的心灵最终失去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