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荡子的比喻中,真实形象地道出了天主爱人心切。荡子就是我们,我们像荡子一样背叛了我们的父亲——天主。
教宗谈到当天福音中荡子回头的比喻,指出天主永无止境地爱我们,始终准备迎接和拥抱我们。当天的福音记述了荡子回头的比喻,更好地说,是慈悲父亲的比喻。
祈祷中,公教青年诵读了经文《荡子的比喻》,生活中,我们常如长子,不善宽容宽待他人之罪。我们又常如荡子,没有善用天主赐予我们的物质、精神、健康等诸多财富。
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闵子骞,说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促成了家庭的和睦团结。
那个故事是关于四旬期第四主日的福音:荡子的比喻。(路15:11-24)导师忆述当时我们修会有一间疗养院,在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八十岁以上的,生病的会士。他们一生都在非洲或拉丁美洲福传。
教宗说,父亲总是眺望远方的路,期待荡子回头。荡子回来後,还来不及开口请求宽恕,父亲就立即把他抱在怀里。我们众人就是这个荡子,我们也要勇於接纳宽恕的恩宠。
我们都很熟悉福音中荡子的比喻,荡子的父亲一看见他的儿子回家,就动了怜悯的心;这父亲就是宽恕人的天主的形象。」教宗指出,「天主的怜悯并非同情。我可以同情一只垂死的狗」,但天主的怜悯是另一回事。
祂等待我们回归,在门前迎接我们,就像那位荡子的父亲迎接荡子回归那样。祂治癒我们因罪恶所造成的瘫痪。三、耶稣为罪妇开启新生命的门,因为她懂得爱。
硕放唱经班此次音乐祈祷会以家为主题,引用圣经中荡子的比喻(路15:11-32)为主线,诠释了小儿子自由、放纵、悔恨、回归过程以及父亲包容、安慰、接纳的态度,让整个家充满了爱。
教宗从本次大会主题得到启发,著重谈及荡子的比喻。教宗邀请与会者在那个回到父亲身旁的荡子身上认出自己。他的父亲早已准备好迎接他,不厌其烦的拥抱他,还给他做儿子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