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不久,又出现了礼仪之争,给刚刚展开的中国福传运动重重的一棒。中国教会福传的再复兴应该说是1840年之后的事情了。
当历史迈向公元二千年时,若望保禄二世颁布了《救主的使命》通谕,吹响了新福传的号角,教会因之掀起传播天国喜讯的热潮。
无论干什么事业,做什么工作,都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福传理应如此,福传工作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语言福传:福传时我们首先贯用的是语言传播。
最近我们讨论的福传问题,大致是方法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再向深一层次去探讨?我个人认为,如果追溯中国天主教传教形势滞后的深一层的原因,恐怕就需要从思想根源着手。因此特借“信德”一角谈点个人的看法。
农村是福传的广阔天地。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看法和认识。加大福传力度,领导是关键。在农村老百姓都有潜在的信仰和皈依宗教的需求。没有找到真神,这就需要我们引领播种。
这说明我们的福传工作之落后。与基督新教相比也是如此,解放初至今我们只增加一倍,而基督新教就增加了150倍以上。对此,我们要对福传工作认真检查、深挖原因、总结对比。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展和外来人口的涌入,北堂大搞福传,每年都有三、四百人在这里接受洗礼。红红火火的福传令这座沧桑老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北堂福传的主要方式是办慕道班。
您是否把对圣经的信靠和传福音视作自己的生命?主教,您鼓励神父们去传教吗?教区有福传计划吗?有措施方法吗?有任务吗?有促进机制吗?您嘉奖探索福传路子的先锋吗?神父,在您的堂区您身先士卒传教吗?
“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的一切”(玛28:19-20)不要以为福传是神父和修女的“专利”与我们教友没有关系。其实每个信徒都有福传的使命。
本报讯(若望信光)11月16日,陕西凤翔教区城西总铎区在南指挥堂区,召开了题为“提高信仰素质、从我做起、积极搞好福传”的学习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