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到福音前欢呼,《弥撒经书总论》62号这样说:福音前的读经宣读完毕,唱‘阿肋路亚’,或依照礼仪时期,按礼规选唱另一圣歌。
因此,透过基督徒的礼仪行动,在教会中诵读圣经时,是天主亲自向他的子民讲话,基督也借自己的话亲临其间,宣布福音(《弥撒经书总论》29,参阅55)。
他介绍:《弥撒经书总论》是一部举行弥撒的地图,带领大家进入感恩圣事中。此《总论》是1969年初次颁布,曾经经过两次的修订,并在2002年作最新的修订。
但这并不会影响那些天礼仪的次序(参见《礼仪年及年历总论》59)。同样,这一天的弥撒选用优先次序也应依照上述标准。
但这并不会影响那些天礼仪的次序(参见《礼仪年及年历总论》59)。同样,这一天的弥撒选用优先次序也应依照上述标准。
首先让我们关注我国仍较为普遍使用的梵二后1969年公布,1971年台湾出版的中文版《弥撒总论》,其中对领圣体礼仪的规定:″主祭捧圣盘或圣体盒,为给信友分送圣体,将圣体向每位领受者稍稍举起念:基督圣体,领受者答
四月三十日署名的公开信回应当地发表《罗马弥撒经书总论》后,教徒对能否于弥撒或礼仪上应用电子产品的查询。 主教团指弥撒经书的实物形态提醒教徒要重视它在「礼仪中的特别地位」。
《弥撒经书总论》314号也提到供奉至圣圣体和圣龛应该放置的位置,应按教堂的设计,和当地的合法习惯,在教堂某高贵、重要、显眼、装饰雅致,和适宜祈祷的地方,将至圣圣体保存于圣体龛内。
罗神父深入浅出、图影并貌地讲解了《弥撒经书总论》,详实地阐述了弥撒礼规的注意事项,使大家深刻明白了弥撒前的准备工作与弥撒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弥撒各部分的意义,使神父们对弥撒礼仪有了更新的认识。
(70#)《弥撒总论》也明示此刻可以接受或收集信友为济贫,或为教会所带来的献仪和其他礼物;(弥总73#),为使信友表示自己参与准备礼品,更好由他们自己献上为感恩祭用的饼酒,以及为教会和济贫所需的其他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