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卡拉拉邦决定在每年8月26日,德肋撒修女的诞辰,举行孤儿日,藉以向真福德肋撒修女表达敬意。卡拉拉邦是印度全国天主教徒最多的地区,邦政府的这个决定,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信徒的欢迎。
1、天主的宠爱有一次,一位修女问德肋撒修女:“院长,我觉得您免费供给穷人各种东西的做法,是在宠坏这些人,是在让这些人丧失自己人格的尊严。”全场一片寂静。
2007年1月30日上午10点,山西太原总堂爱德小组一行10人,从岢岚献爱心归来后,在忻州市南关天主堂与若瑟爱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侯应荣、弓耀君两位神父举行了学习交流座谈会。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撒撒修女用服侍穷人的方式度过她爱人的一生:德撒撒,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27岁成为天主教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1997年去世。
德肋撒修女为纪念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教宗方济各于12月17日、他的生日当天,特别奖励三位在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中为帮助最贫困者活出爱德的人。
是的,德肋撒姆姆的形象已深深铭刻在了世界人民的心上,因为透过她,我们又看到了“向穷人传报喜讯”的基督,又看到了慈祥和仁爱的耶稣。
16日所举行的会议集中就德日进在中国期间的科学研究工作和贡献,进行了报告和研讨。17日,专家学者们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畅谈了德日进的宇宙观和科学、哲学思想。
另外,布鲁克林教区圣雅佳德堂及其它堂区教友们筹集的第三批物资已经办妥托运手续,不久之后就能发往中国了。”
信德网据亚洲新闻讯教宗本笃十六世于十一月二十三号,在三钟经讲话中,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朝圣者,解释教会庆祝耶稣普世君王节的意义,并谈到爱德是进入天国的的条件。
天主教会正式宣布德肋撒修女为圣人,意思是说她是我们天主教友的模范,值得大家向她学习。我在22年前曾经在加尔各答见到过德肋撒修女,也写了一篇文章叙述我当时的感想。也许我们可以看看她到底是如何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