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利玛窦神父曾给中国带来几何、数学和世界地理等科学知识,接着钦天监汤若望和南怀仁神父又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农历历法。这都是宗教界附加给我们的无法替代的卓越贡献,为祖国的发展加注了推进剂。
人即使要懂得利用星空导航,也得先学习天文学,地理学,这样才能把天上主要的星星在不同日期,不同时刻在天空的不同位置牢记在心里去指导航线。
黄神父学贯中西,知识渊博,用中文、法文、拉丁文发表的作品30余种,内容广及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文字学、目录学、天文学、地震学等等。
《玛窦》福音中将这些智者描述为“来自东方的贤士”,他们很可能是宗教领袖、学家、天文学专家,是有着显赫地位的人。贤士们的出现,也令人十分欣慰。
天文学和数学等科学的钥匙为他开启了中国这扇不可开启之门。今年,在他辞世400周年来临之际,人们开展各项纪念活动,拉开“利奇之年”的帷幕。他的中文名字叫利玛窦。
④宋君荣的《中国天文学简史》法译本加注释。书后有附文五篇:《论中国纪年法干支》,《春秋》上的第一次日食记载,《尚书》上的日食记载,《诗经》上的日食记载,公元31年的日食。
21岁时加入耶稣会,23岁在罗马学院接受神职教育,并从名师学习文学、法律、神学的同时,进修几何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青年学者。1580年他28岁时升任神父。
利玛窦神父是初期江西天主教的播种者、耕耘者、开拓者、奠基者,他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基督福音的传播付出了毕生心血,他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科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语言学及神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来天主终于回答约伯,却没跟约伯谈论他受苦的原因,只是接连问他很多关乎宇宙的奥秘,超过70个以上有关天文学、气象学及大自然的问题,约伯概无能答。
罗马圣教会图书馆和档案馆总负责人扎尼(AngeloVincenzoZani)总主教解释说,梵蒂冈宗座图书馆保存著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涵盖了多个“知识领域”,如哲学、神学、法律、艺术、自然科学、音乐及天文学等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