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遭禁教后重返江南,十多位传教士到上海,以徐家汇为中心建造住院、教堂、修院、藏书楼、天文台等机构。1864年,教会在因浚通河道堆泥而成的土山湾设立孤儿院。
他商请天主教耶稣会同意,在土山湾天文台的旧址成立了震旦学院。取名“震旦”,附会《周易》,谓东方属震,属日出之方,故曰“震旦”;或为梵文“中国”之称谓,含“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
当时,徐家汇天文台不仅承担着每天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测算预报工作,而且同时也进行着各种天文地质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并每月由土山湾印书馆出版有《徐家汇气象学磁学月报》,其中包括观测地震的记录。
这座大楼直到一九三六年是梵蒂冈天文台的所在地。一九三九年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梵蒂冈电台的节目虽然遭到外国的检查和干扰,却成了一个自由传播讯息的媒体。
德莫瓦德雷(1852-1936、又译名马德赉),法国耶稣会传教士,1889年来华,曾任上海绿葭浜天文台台长。他在黄伯禄协助下写作的《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观测》发表在《法国天文公报》上。
这里是很好玩的地方,古老的天文台就在这里。但也许你们不知道,这里也是天主教的朝圣地。”
这里有古罗马式天主教堂(1891),有闻名遐迩的育婴堂(1928),有“春满杏林”的圣若瑟医院(1928),还有天文台(1931)和崇正书院。这崇正书院就是湖北地区历代修道院之摇篮。
教徒们在上海除了营建学堂外,一批会馆、图书馆、天文台也依附于教堂被引入进来。 天主教宣称,上帝创造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并被安置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发展到19世纪、20世纪,藏书楼、印书馆、研究所、天文台、气象台都相继建立。在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建立了大学,而中小学则更加普及。
2007年,俄罗斯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吉里尔·布图索夫教授表示,宇航员曾经听到过来自上帝的警告。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宇航员格里高里·格列奇科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