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懂得谨而又慎,只因不舍拿生命当儿戏。选择用生命的可贵作代价,用一生的时间去取舍,浓缩于这产生永恒的瞬间,伏身于地时首先无愧于心。
有一个细节是我后来才注意到的,每次说完再见,父亲总要等我先挂断,我明白他对唯一女儿的这份不舍,我总在想,当他听到“嘟……”的这声忙音后,心里会多么虚空啊!
祂尊为天主,但并没有把持不舍,这是我们的楷模。”随后,教宗举了一个在神职班中不效法耶稣榜样的例子,即教区主教在调动神父时所发生的困难。
在万分不舍中,我们深信:在祈祷中、在天主的爱内我们没有分离,您只是用另一种形式同我们在一起!您的身影、您的祝福、您美妙的歌声、您的音容笑貌都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
关于耶稣友爱和谦卑精神,斐理伯宗徒如是说:“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他没有为自己保留生命,而是把它赐给我们;他没有认为是与天主同等的,而把持不舍,反而空虚自己,来分享我们的人性,而使我们进入永生(参阅斐2:1-11)。耶稣整个的一生都成了一个恩赐。
圣保禄说,耶稣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 教宗解释谦卑和屈辱的旅途说,这意味着单纯地说:我是人,祢是天主,在天主的陪伴下前行,怀着内心的服从与听命。
对修道人而言,进步便意味着在服事中贬抑自己,走耶稣的路;祂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参:斐二6)。
在我七岁那年,母亲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带着对父亲和年幼儿女们的不舍、对亲人的无限留恋离开了世界。接着又是二哥生病需要手术。
如果我们不舍得与他人分享;或只是独善其身,不传福音,就会像死海一样失去生命力。(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