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神父在做弥撒时,不太喜欢弥撒经书上提供的固定经文,认为太死板,于是将固定的集祷经文改用自己华丽的文词,或者以自己喜好的方式向信友致候,以取代弥撒经书提供的致候方式。
在旧法时代,神父都做拉丁弥撒,教友因为不懂意思,只好任凭神父在祭台上唱“独角戏”,自己则在台下当热心观众“观望弥撒”,有人干脆私自念玫瑰经,这样弥撒、经文两不误。
为庆祝圣周礼仪,建议优先使用在媒体上传播的由主教主礼的礼仪活动;鼓励无法亲身参与所属堂区庆典的信友跟随教区的礼仪庆祝。”在所有庆典活动中,都必须与主教团保持一致。
这道手谕颁布于2021年7月份,重新定义了关于使用1962年罗马弥撒经书的规范,恢复了主教们在这些礼仪的举行方面的权力。
由此种种成份而形成教会的所谓「礼仪日历」。礼仪年的起源礼仪年并非自教会开始就有如此规划好的结构,而是由一核心逐渐演变而成的。
亚洲礼仪论坛10月21至24日在香港举行,来自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加者共同探讨礼仪牧灵在亚洲的处境,并庆祝梵二礼仪宪章颁布金禧。
15、对弥撒辅祭员的培训笔者曾到一堂区,弥撒前神父随便叫一个小孩子前去穿小白衣辅祭。
信德网讯2024年4月27日,卑家店堂区范胜林神父为了让教友能够更多的了解弥撒礼仪的意义和礼节,更好地领受天主赐给大家的恩宠,范神父特邀请了高永春老师利用一天的时间授课。
信德讯2月17日到18日两天,唐山教区五家庄堂区举办了弥撒礼仪培训学习,由门徒班的高路加老师主讲。
因此,他明确区分梵二的《礼仪宪章》和梵二后的礼仪改革措施,认为梵二后的一些礼仪实践并非《礼仪宪章》所定立规范:比如说,新礼弥撒如今一般皆以面对信友的方式举行,但是《礼仪宪章》从未触及或规定是否需要面对信友举行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