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则以神印的角度予以解释:圣秩圣事给执事盖上一个不能磨灭的神印,使他们肖似基督,因为基督自己也曾是“执事”(谷十45及平行文;路廿二27;若十三1-17;斐二7),亦即众人之仆。
由此透露出对女性、对圣母玛利亚的关怀与呵护,因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圣若瑟今天也带给我们诸多教导,事实上此刻不乏家庭处境悲惨的女性。
祈祷净化心灵,也照亮视野,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把握住现实”。教宗解释道,《天主教教理》描述祈祷产生心灵的转变时,引述亚尔斯本堂的话:“默观是以耶稣为焦点的信德的凝视。
教宗指出,洗者若翰在宣讲中强调“悔改”,这在起初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因为我们意识到改变我们的方式是多么困难和沮丧啊,这是因为通常我们只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悔改,认为悔改“只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2016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作者在以“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为主题的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上发表论文“从神学的角度思考‘一带一路’”我在中国学习、生活、工作已经18
教宗指出,使人受骗上当的“诱惑”是“从迷信或灾难的角度来解读悲惨至极的事实,仿佛世界末日已经临近,我们的努力再也没有任何价值”。
他有两本着作被圣座教义部判断为有问题,一部名叫《耶稣基督解放者:从历史神学角度解读纳匝肋的耶稣基督》,另一部名叫《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从受害者论耶稣基督》。
从信仰的角度说,可以认为是天主的试炼。我们可以没有痛苦吗?回答是肯定的,可以!前提是你必须是在天堂里,在天主内。其它情况下,痛苦是肯定有的。耶稣都避免不了,你我血肉之躯,肯定是在所难逃了?
教会传统虽然十分重视洗礼,但多从静态的角度去了解,认为洗礼只是一个礼仪而已,礼仪的结束也就是洗礼的结束。
圣座经济委员会协调人马克思枢机(ReinhardMarx)首先发言,介绍当前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建议,特别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强调经济结构必须继续为教宗的改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