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这个问题在圣事性牧灵工作上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但需要我们现在重新翻开教宗方济各的整篇劝谕,寻找它内容广泛和整体含义上的相互联系。这是我的祝愿,希望这也是这个家庭年的果实之一。”
除了新冠疫情以外,我们不该忽略南半球一直存在的其它严重危机,例如饥饿、得不到医疗照护、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气候变化的各种后果,以及性别的不正义。」
也就是说,这是文本中需要予以极大敬意和神圣性的地方。”
因此,团体的礼仪「需要信友在场主动参与」,这「要比个人或几乎传于私下的举行为优先」,而且「任何弥撒本身都是公开的、社团性的」,对施行圣事而言也是如此(参阅:26号-27号)。
这里没有否认“见证”的价值,也不质疑老师们所述之事的真确性。只是提醒,要为“见证”设立一个适度的篇幅,并力使其发挥辅助于“道”的作用。
我们可能会如此专注于礼仪形式的神圣性,以至失去与基督真实临在的真正相遇”。
每个司铎都应是一个梦想家,就如同圣若瑟一样:不是坐在云端、脱离现实的梦想家,而是从所看到事物背后的超越性所在,那即是具有先知性的目光,能够在迷茫的地方看到天主的计划。
祂来这里不是为了交付一套规则或主持某个宗教仪式;相反,祂降临到我们世界的大街小巷,是为了与我们受伤的人性相遇,轻抚被苦难折磨的憔悴面容,治愈破碎的心灵,让我们从囚禁灵魂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路2:41~52)基督信徒大都熟识这段福音,根据一般的解释,认为耶稣在此揭示了自己的天主性,他是天父的儿子,留在天父家里,理所当然。
教宗解释说,耶稣在约旦河受洗是他在十字架上受血的洗礼的预兆,是救主实现救赎人类全部圣事性活动的征兆。教宗于是谈了基督的洗礼与我们的洗礼间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