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入北京文生神学院。1956年10月28日在献县总堂晋铎。1957年分别在河间大超市、范家圪哒一带传教。1959年回献县总堂参加农业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离开神职,回乡劳改。1985年恢复神职。
阿姆斯特朗经过对人生的思考,对信仰的研究,对宗教的比较,毅然归依天主教,并辞去宇航员职务,进入神学院。
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长治、大同、福州、石家庄和河北神学院的26位神父,以及仁爱会、石家庄若瑟会、长治依撒伯尔会的9位修女,和300多教友参加此次活动。活动分为三部分:纪念弥撒、揭幕礼和追思礼仪。
难以忘怀的前辈我是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沈阳神学院认识金沛献主教的。记得当时他担任抚顺的副本堂,协助老崔神父一起管理堂区。
于是杭州浙江大学一位教师奉命前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以及南京金陵神学院等单位查询有关卫匡国的历史资料,但毫无所获。这位教师最后来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表明来意后,由丁宗杰神父与先兄共同接待。
我们有男童会、神学院和社区中心。我们积极参与许多堂区服务,并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开展福传使命。你希望能在新职务中发挥怎样的角色?尽管我希望从新职务中学到要多,我还是有着丰富的牧灵经验可以分享。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天主教陆续开办了数所神学院,由于师资缺乏,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教会邀请玛利诺会委派几位教授给修生们上课。我们看到中国的需要后,立即答应了邀请,支持全国及地方修院的教学工作。
除了编辑部、河北神学院修生帮忙校对外,大部分的业务联系、排版、校对工作都由袁姨负责。
1947年赴上海徐家汇神学院攻读神学。1950年6月8日荣晋铎品。1952年出任北京光启学院理家。第二年又兼任天津崇德堂司账。
记:据了解,您现在除了在辅大神学院教研,还担任台湾总修院神师,主要从事礼仪委员会的工作,您是如何看待礼仪本地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