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迁移圣体的礼仪中,神父双手捧着圣体走出圣堂,众教友眼含热泪,双手合十,紧跟在神父后面。神父为教友洗脚4月2日,孟凡秋神父带领教友们拜苦路,重走耶稣当年苦路行程。
孟青录主教在礼仪中说明了司铎和执事的职务及责任,期望他们能够履职尽责,服务教友,承行主的旨意。
卡皮塔努奇总工最后表示:“我们选择创造并保留一个敞开的空间,使教宗祭台可以运作,确保一年当中举行的礼仪。所有通常在大殿举行的教宗礼仪都将继续在那里举行。”(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1970年教宗保禄六世主导的礼仪年改革,将这节日移到常年期最后一个主日,也是礼仪年最后的主日,并将基督君王节的名称改为基督普世君王节,因为它不仅是礼仪年的结束,它更是普世人类在尘世旅途最终目标的象征。
会上特别讨论了神圣礼仪的改革,以期重新激发信众的虔敬敬礼。对此,教宗强调这项工作要求认真深入研究教会的传承和增加分辨能力,意识到天主圣言和圣体的极大恩典对信众是多么重要。
圣座国务卿首先指出,按照教会法典的规范,教宗派驻使节到世界各地绝非只为了安排宗教礼仪。这种局限教宗使节的「诱惑」在国际等环境中并不罕见。
应该说,礼仪改革跟进最快,实施较为到位,而圣经学习方面,则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直到最近几年才略有起色。
三百多年之后,1962-1965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对礼仪改革,天主教会本土化,本色化达成了全球共识。因此,明代天主教嘉定会议,对普世教会的奉献是巨大的!天主圣神对中国天主教会恩宠有加。
教宗本笃十六世日前颁布的《爱德的圣事》劝谕指出弥撒圣祭礼仪之美就在于它的标记纯朴,举止简单。在这道劝谕中,教宗以很多的篇幅再次强调应该如何细心举行弥撒。
教宗方济各就职五周年纪念之际,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推出专题片,从地缘政治格局到传播领域的大变革、从圣女玛尔大之家每天的清晨弥撒圣祭讲道到举步维艰的教会改革之路,全面解读贝尔戈里奥教宗的五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