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为了取法厄里亚先知,因此产生了加尔默洛默观隐修会。
爱的动机儒家仁爱观背后隐藏的另一个问题,有可能从源头上窒息或枯竭仁爱精神的超越性:既然儒家主张人性地基本善的,那么,它很可能在超越性的源头上就已经失去动力。
对于基督徒而言,祈祷、阅读圣经和圣书、参与圣事、避静、默观、分享交流、行爱德等都是灵修的好方法。既然涉及习惯,必然与时间管理相联。
在这方面,尤其要推动面向所有人、公正、可行和保护生态的讲道德和负责任的旅游观光文化。其次,牧灵行动绝不该忽略美的途径。
其它相关议题包括生态和照料受造界,重视这个地区对地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事实上,泛亚马逊地区是一个广大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体现。它是一个生物群落,一个有生机的系统。
培育课程采取全面的教育方法,通过团体生活、灵修体验、讨论、会见其他宗教团体,以及在生态神学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培训,来实现学术研究和跨文化学习。该机构及其颁发的文凭得到了日内瓦大学的认可。
按照惯例,教宗在从塔那那利佛返回罗马的途中回答随机记者的提问,谈到青年、家庭、排外、意识形态的殖民化,以及生态问题。针对他所受到的批评和教会分裂的诱惑,教宗表示:“我祈愿不发生分裂,但我并不担心。”
讨论的一大主题是整体生态皈依,「迫切需要与教会结盟」来捍卫人权。不少人为保护大地而丧生,这些牺牲催促教会介入,或许可以针对侵犯人权问题设立教会的国际观察员。
54年之后,参加以“教会与整体生态新旅程”主题的泛亚马逊世界主教会议的一些神长,继承了上述大公会议的精神遗产。
他说:“这的确是一种生态皈依,这样的皈依承认每个人的尊严、他的价值、创意和寻求及促进公益的能力。我们目前所处的疫情时期具体地告诉我们,我们众人都在同一条船上,我们只有同意携手合作,才能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