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去年5月20日第4版引用一个报花——“祈祷的手”,有的读者可能不太在意,殊不知它蕴含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爱的佳话,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皆驰名于世。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了教会的传教使命,指出白冷城那简单的一幕概述了教会的生活,因为上主光荣的光源就在那里,吸引每个人,引领各民族在和平的道路上行走。
我的家乡离我现在工作的地方很遥远,相隔三千多公里,可我并不是很想家,因为我有一个爱的大家庭给我的通行证———信仰基督。走进这座城市,幼小的我感受到的只有温暖,因为耶稣基督的爱把我融入到“家”的幸福中。
随着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国家两免一补助学政策的实施,助学金部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儿童和青少年的资助,从学费转移到生活费、学杂费的补助,救助重点向贫困高中生和部分大中专生倾斜。
在玛窦福音第13章中,紧接着撒种的比喻之后,主耶稣又给我们讲了三个关于天国的比喻:麦子和莠子的比喻、芥子的比喻、酵母的比喻。
我作为一个从80年代起就常常聆听主教训诲,并亲历了上海教区在他带领下呈现蓬勃成长过程的信友,想浅谈往事,为主教当年最初的愿想谈感受,为他往昔初建教区事业的岁月作一见证。
新约中的耶稣是孝爱天父的典型。“阿爸!父啊!”,“愿你的旨意奉行”表现了圣子对父的完全顺从,他是父的可爱之子,是父所喜悦的。耶稣与天父的关系,使“父慈子孝”达到了圆满。
我亲爱的孩子: 今天早晨,当你起床的时候,我在旁端详着你,并且希望你能和我说话;即使是几句短短的字句,询问我的意见或是为了昨天发生的一些事感谢我。
事实上,前一夜,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十点过几分,教宗从大殿祭衣室出发,随着礼仪游行行列走向大殿中央祭台时,突然有一名二十五岁的女性跳越栏栅,冲过安全人员阻挡,扑向教宗,把教宗拉倒在地,列队参与弥撒共祭的枢机主教中的一位
记者:傅铁山主教一向关心神甫与修女的培养问题,他对青年神职人员的成长做了很多的贡献。修女们的成长离不开傅主教的教诲。现在傅主教永远离开了我们,您作为一位修女又是怎样看待傅主教对中国修女会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