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总结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光辉”,“纵然是身处于考验的黑暗中,这些光辉带给了我们力量,同时在爱与亲近中,教导我们生命更深层的意义”。
他表示,这封圣大典“不仅在英国是个欢庆的理由,而且不单单为天主教徒而言是如此,对于所有重视那些启发了纽曼枢机的价值观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当然,这篇论文仍有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就资料来说,在国外的一些档案馆中,保存着大量的教会档案,这些档案,值得查阅。在研究中,如果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考察信教民众所形成的影响和后果,就更能凸现区域特点。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面对一切值得感动的事情,已经变得麻木,变得容易和感动擦肩而过。我们不是不会流泪,而是那眼泪更多是为一己的失去或伤心而流,不是为他人而流。
这些语言明显有些过激,但却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很多地方办学习班时,显然有些狂热举动,诸如频繁地大声高喊阿们!阿们!,不知这又有哪些圣经章节的依据?
这就是有爱的生命,活在一个一直要我们相信且必须证明自己是值得得到爱的世界中。卢云神父另一方面又怎样呢?我们渴望建立一番事业,期望成功、得着名望,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这一切又如何?
不过,在炼灵月救助炼灵的途径和实践及我们的得救,值得通过主的教导反思默想。为善度炼灵月,11月上旬纪念的圣玛尔定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榜样。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当今城市青年婚姻越来越多,婚前领洗的家庭不断增加。诸如此类现实警示我们:如果教友信仰素质低,面对复杂的社会的各种诱惑,常有冷淡或丢失信仰的危险。
(训9:10)再不努力就没机会了,再也没有比努力生活、爱惜生命更值得我们去做了!看,兄弟们同居共处,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但是他却认为不为教会做点什么心里不安,文字福传,哪怕有一个人受益,也是值得的,苦累就不值一提了。因为有生命目标,这对夫妻晚年生活充实、忙碌,每一天都生活在主的爱内,背着十字架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