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这个万国齐聚的大舞台上、在这个展示产品、经济活动和从实际角度观看攸关社会重大问题的橱窗中,圣座始终临在。
到异地堂口朝圣过节,不仅是我一项爱好,也是我一贯的追求和愿望,在我一生到访过的二十多个堂口中,其最远者莫过于东至呼和浩特与集宁的望爱村,西至银川和徐合庄堂,南临黄河畔,北临狼山湾的圣家营堂。
这说明了本笃十六世教宗当时充分意识到,他临在推特这种年轻人广泛使用的传媒中的重要性。今天因着教宗方济各,我们全明白一年前的决定是高瞻远瞩又有益处的。
(参阅郑保禄著“从历史观点看弥撒礼仪的演变”———闻道出版社) 圣言与圣体有其内在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同是救恩的通传,同是一个主基督的临在,同是唯一中保的生命食粮。
不过教会重新强调死而复活的基督,也亲临“圣言的宣读”、“教会团体的祈祷”、“圣职的服务”,以及“穷人”身上,虽然最卓越的亲临是在“圣体圣事”内的“实体临在”。
教宗去年6月接见援助东方教会善会(ROACO)时谈及白冷城耶稣圣诞大殿和耶路撒冷圣墓龛的修复工作,指出圣周五募捐活动的价值不仅在於让教会继续临在圣地,也包括维护圣所和朝圣地。
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天主伸手扶助和圣人的临在,我们并不孤单。教会由无数且经常没有留下姓名的弟兄姐妹组成,他们先我们而去,却因着圣神的行动参与仍活在现世的人的事件。
本次修会大会紧随修会神恩,讨论见证复活主的临在:从团体走向世界。教宗的讲话便对这个主题作了省思。他表示,见证复活主的临在意味着我们应做传教士,活基督的使徒。
基於这些原因,主日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圣日,藉着上主为了我们且临在於我们当中的感恩圣祭而被圣化。因此,正是弥撒确立了基督徒的主日!基督徒的主日围绕着弥撒运转。
正值司铎们重发司铎圣愿的日子,教宗由衷勉励他们走上街头,因为司铎唯有「怀着善牧的亲近和温柔与民众同行」,才能让耶稣「临在於人类的生活中」,而不把祂禁锢在「理想层面,封闭在印刷字体里,顶多让祂体现於少数几个逐渐成为常规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