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人生之路往往如许,困顿无指望时,转机却在一瞬间。欣喜地进入那个极普通的门,迎面遇上了施神父,顿感亲切。神父和一位本地教友一见我们,即热情我们邀请去用午餐,说徐神父的车子刚好还有两人可上。
财神是另一个主人,拜财神的人无法服事上主天主。要麽服事财神,要麽服事天主。」福音记载,耶稣行了增饼奇迹後,拒绝这项成就,再次独自上山。教宗由此指出:「基督信仰的旅程容不下高攀的人。
可是,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现象,过量的消息使我们逐渐把贫困视为自然而然的现象,对别人的悲剧无动於衷。
针对在当天庆祝慈悲禧年的无家可归者,教宗表示:我们今天一谈到遭受排斥者,便立刻想到具体的人;他们并非无用之物,而是宝贵的人。天主把人置於受造界的顶峰,可是人却常常被丢弃,连眼过烟云的事物都不如。
这样的社会喜欢夸耀自己的科学和技术进步,然而面对无数在行程中掉队和被少数人的盲目傲慢所排斥的人,却视而不见、无动於衷。我们的社会建立的文化使得许多人失望和焦虑。
正因如此,耶稣不能无动於衷,祂不像一位静止不动的老师,说完话後就撒手不管。不是的!这些群众触动了耶稣的心。
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天主是爱,但却不是世俗所看重的俗爱、情爱、欲爱、性爱、私爱、偏爱、有条件的爱、非常利己的爱、狭隘局限的圈子爱;而是大公无私、不求回报、白白施予、一视同仁、牺牲自我、舍己为人,无限止的仁爱
年就读于抚州私立真光中学;1950年-1952年在南城修院攻读哲学;1952年,与谢云生、吴谷声三人在南城教区李伯高主教手中领小品;1953年-1955年在上海徐家汇攻读神学;1957年4月8日在南昌圣母无染原罪堂同谢云生
然而,缺席的男人没有勇气承担责任,亦没有福气聆听耶稣的宣告,以及那些控告的男人们,无缘于耶稣的无罪宣判。
在弥撒结束时,神父偕众教友深情咏唱谢主辞,称颂、赞美、钦崇无始无终、乐于施恩的天主。